南门太守∣复刻《熹平石经》的重大价值及可行性之我见(应豫人策划之约作)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月旦评”


一、经书为什么刻在石头上

经书,通常指儒家经典或,这是说的是前一种。

提起儒家的经典,想到的肯定是十三经,儒家的这13部经书分别是:《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有个词叫“皓首穷经”,指的就是这个“经”。中国古代读书人经常一头扎进上面这堆经书里,穷毕生精力都难以走出来,治国平天下的外在压力、富贵门庭的内在驱动都以读懂、弄通这些经书为基础,如果不先走完这段路程,其他都免谈。

13部经书加在一起有多少字?有人数过。

据清人钱吉泰统计,除去篇名,正文共计64.75万余字。

清人陈弘谋在《养正逸归补编》也有统计,根据它的记载,十三经中的《孝经》等9部经书字数分别如下:

《孝经》一千九百三字;

《论语》一万一千七百五字;

《孟子》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

《周易》二万四千一百七字;

《尚书》二万五千七百字;

《诗经》三万九千二百三十四字;

《礼记》九万九千一十字;

《周礼》四万五千八百六字;

《春秋左传》一十九万六千八百四十五字。

其它四经,也有人统计过,分别如下:

《仪礼》约五万七千一百一十四字;

《公羊传》约四万四千三百零二字;

《谷梁传》约四万零九百二十七字;

《尔雅》约一万零八百九字。

字数加在一块也差不多,接近65万字。

放在现在,这些字数也许不算多。四大名著里《红楼梦》73万字,《三国演义》80万字,《西游记》86万字,《水浒传》96万字,都比十三经字数总和多。但那是小说,是看着玩的,十三经每一部都是浓缩的精华,每一句几乎都能拆开讲半天,以《孝经》为例,不到2000字,历代以来多少人在做研究?又出了多少本、多少篇研究著作?

所以,65万字不少了,全写在书简上那不得了,刻成线装书,体量也很大。

但是,有人却把它们一篇一篇、一个字一个字地刻在了石碑上,这就是石经,说起它的起源,在东汉熹平年间。

汉武帝刘彻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典籍被法定为教科书,设立专门博士官讲授。但是,在没有印刷术的年代,制定标准版教材成为一个问题,各家手里的教材都是上一代传下来的或者抄来的,时间久了难免有误,造成版本上的混乱。

汉代的读书人喜欢文斗,动不动搞辩论,辩急了大家都去找依据,结果你拿来的和我拿来的不一样,越辩越混乱。有人说,国家图书馆(兰台)里所藏的应该是标准版,可以找来对照吧。结果,兰台经常就被这些无聊的人打扰,输了的人也有招,那就是想办法改兰台里的权威版本,改成与自己一样的,于是兰台收藏的经籍被改得面目全非。

到汉灵帝时,大学者蔡邕实在看不下去,向汉灵帝建议给这几部书考订出一个权威版本,刻在石头上,让谁都不能改。汉灵帝是出了名的混帐皇帝,也是个抠门皇帝,但他居然批准了这个建议,让蔡邕负责这项工程并亲自书撰碑文,这是蔡先生的强项,因为他是当时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

在蔡邕主持、一批当时最顶尖的学者参与下,这项工程后来真干成了,成为东汉帝国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一座丰碑。经文一共刻了46块,立在洛阳太学门外,作为读书人学习和考试的范本,由于建设在汉灵帝熹平年间,故称“熹平石经”。

所以,在古代把经书刻在石头上,可以理解为印刷术发明前的一种图书编辑出版活动,最重要的考虑是保存经典,统一版本。

二、历代著名石经及流传情况

《熹平石经》是第一部著名石经,在它之后至少还有6部这样的石经,分别是曹魏正始石经、唐朝开成石经、五代蜀石经、北宋汴学石经、南宋临安石经、清乾隆石经。

(一)正始石经

三国曹魏时期刊刻的碑石经书,又名《魏石经》《三体石经》。初刻于正始二年(241),原立于魏都洛阳南郊太学讲堂,遗址在河南偃师佃户乡。

正始石经用篆文,古文,隶书等3种文字刻成,这是它最有特色的地方,因此又称为《三体石经》,但碑文仅有《尚书》《春秋》2种,从左向右刻写,碑文每面约33行,每行60字,共有28碑。该石碑后毁,现存残石共2576字。

(二)开成石经

唐文宗(李昂)大和四年(公元833年)由艾居晦、陈玠等人用楷书分写,约用了7年时间刻成的一部石经。

唐初诏命经学大师贾公彦、孔颖达订正经籍,至文宗大和年间,在郑覃、唐玄度的建议下,依汉故事镌石太学,计有《周易》等12种经书。共刻114块碑石,每石两面刻,共刻经文650252字。每碑经石高约1.8米,面宽0.8米。下设方座,中插经碑,上置碑额,通高约3米。1949年以前“碑林管理会”将碑石去额平列,成现存的形状。开成石经的版面格式与汉魏石经不同,每碑上下分列8段,每段约刻37行,每行刻10字,均自右至左,从上而下,先表后里雕刻碑文。每一经篇的标题为隶书,经文为正书,刻字端正清晰,按经篇次序一气衔接,卷首篇题俱在其中,一石衔接一石,故不易凌乱。可见当年刻石是颇费一番构思的。

开成石经当时立于长安国子监太学,今存西安碑林,是国宝中的国宝。

(三)蜀石经

镌刻于后蜀广政初年,由后蜀宰相毋昭裔主持领导这项工作。后蜀时完成了《孝经》《论语》《尔雅》《周易》《毛诗》《尚书》以及“三礼”(《周礼》《仪礼》《礼记》)。“春秋三传”(《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则到北宋皇祐元年(1099年)才最后完工。因为《孟子》一书在北宋中期才作为官方教材、上升到“经”的地位,所以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由蜀师席贡等人将其刻石。南宋时,晁公武镇蜀,又补刻了《古文尚书》。

也就是说,蜀石经全部完工,用了187年。

蜀石经本来“石逾千数”,安放在后蜀的太学——宋代的府学(今成都石室中学内),专门设石经堂保存。但这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却在宋末元初的兵火中毁了。到1938年,才在一次偶然的施工中发现了数十块残片。

(四)汴学石经

北宋庆历元年至嘉祐六年(10411061)用篆、楷二体刻成《易》《书》《诗》《周礼》《礼记》《春秋》《论语》《孝经》《孟子》等九经。又称《二体石经》《汴学石经》。今仅存残石数枚,有宋、元、明、清各朝的拓片残本。

(五)临安石经

南宋绍兴十三年 (1143) 在临安开始镌刻,成《易》《书》《诗》《 春秋左传 》《论语》《孟子》《礼记》(5)等七经。 除《论语》《孟子》为行书外, 其余均为楷书。因是宋高宗御书,又称《绍兴御书石经》今杭州尚存44枚残石。有残拓本流传。

(六)乾隆石经

始刻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毕工于五十九年(1794),故称“乾隆石经”或“清石经”。书经人蒋衡,一体真书,始写于雍正四年(1726),写成于乾隆二年(1737),乾隆五年时呈献高宗皇帝,贮于懋勤殿中,过50年始命刊刻。

该经内容为《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等十三种,加乾隆五十六年谕和六十年和坤表,共190石。分竖式、卧式两种形制,刻石既高大,石材又精良。

经石刻就后,立于太学(国子监)两庑,东西各半。现已移至孔庙与国子监之间的一块称为“堙垣”之地集中保存。

以上合称“七大石经”,其中熹平石经、正始石经、开成石经又称“三大石经”。

从保存情况看,只有开成石经现存于西安碑林、乾隆石经现存于北京孔庙,其他石经都已毁,只留下一些残碑片石或拓本。

三、复刻《熹平石经》的重大价值

《熹平石经》的内容是蔡邕参校诸体文字而确定的,镌刻了46通碑石,每碑石“高一丈许,广四尺”,共209011字。

为什么不是65万字呢?因为它刻的不是十三经,而是七经。

十三经的概念到宋朝才形成,汉朝立《诗》《书》《易》《礼》《春秋》于学官,称为五经;唐朝加《周礼》《仪礼》《公羊》《谷梁》为九经,开成年间刻石经于国子学时,又加《孝经》《论语》《尔雅》为十二经;宋朝增加了《孟子》,才有十三经之说。

所以,在蔡邕的时代儒学经典只有《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五经,刻碑时加了《孝经》《公羊传》合为七经,所以只有20万字多一点儿。

蔡邕主持刻制《熹平石经》的意义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订误正伪,平息纷争,为读书人提供了儒家经典教材的范本。二是开创了历代石经的先河,用刻石的方法向天下人公布经文范本的做法,后来佛、道等诸家也学习这种方法,刻制石经,构成我国独有的石刻书籍林。三是启发了捶拓方法的发明。捶拓技术是雕版印刷术的先驱,因此石经对印刷术的发明也有间接影响。

可惜,《熹平石经》的寿命很短,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董卓烧毁洛阳宫庙,太学荒废,石经始遭破坏。北齐高澄时将石碑从洛阳迁往邺都,石碑在半路上掉到水里,运到邺都的已不到一半。隋朝开皇年间,又从邺都运往长安,但营造司竟用石碑做柱子的基石。至唐贞观年间魏征去收集残存石经时,已几乎毁坏殆尽。

自宋代以来偶尔有《熹平石经》的残石出土,后又陆续在河南洛阳、陕西西安两地发现一些零碎残石,民国之前残石出有数百余块之多,据统计共8275字。新中国成立后又发掘和收集了600余字,总计共有8800多字。自宋代洪适在《隶释》中著录石经拓本以来,历代文人学者收集、传拓石经残字以校勘经文、研究书法。现这些极为珍贵的残石分别收藏于西安碑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图书馆等,还有的已流散到国外,如日本中村不折氏书道博物馆就收藏残石数块。

西安碑林保存的一块《熹平石经》残石存字最多,最为珍贵,里面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这块残石1925年出土于洛阳原汉魏时期的太学遗址上,此石两面各刻《周易》一段,是《熹平石经》的开篇刻石,非常珍贵,但出土后被分裂为二。1931年,民国元老、近代大书法家于右任从洛阳古董商手中买到其中一块,两面存字450字,非常珍贵,当时商定的价格是4000大洋。

于佑任当时只付了半价,因为没法带走,后于右任委托借去南京公干之机,路过洛阳补给古董商2000元价款,取走了残石,带到南京交给于右任,1936年又运抵西安暂存于文庙。当时日本人已逼近潼关,并开始对西安空袭。受命保存《熹平石经》的陕西省考古会委员张鹏一先将其埋藏于碑林东院,193910月又挖出,乘骡车冒险出城,历尽千辛万苦,将石经运回家乡富平县董南堡村,吊挂在家中一口枯井内,并要求家人不准随便开启井盖,不准走漏消息。

1943年10月,张鹏一病逝于家中,临终前一再嘱咐家人要悉心保护石经,一定要完璧送归于右任。,张鹏一之子张午中惟恐石经发生不测,写信给于右任一位好友张文生,希望其将残石尽快设法运走,后来这位故友将《熹平石经》残石运至陕西三原县民治学校,不久又转运到于右任之侄于期家中。1952年,陕西文管会派人从三原运回残石,安置在碑林。

这块残石目前放置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第三展室,也是我每次去必看的一个展室,因为除了这块残石,这个展室里还有一块我最常关注的《曹全碑》。

上面这个故事说了什么呢?说明《熹平石经》是多么珍贵。

1931年的4000块大洋能买什么?翻翻《鲁迅全集》就知道,位于阜成门内的鲁迅故居(现鲁迅博物馆)是他花800块大洋买的,这里我去过好几次,因为比八道湾的那个故居好找,坐地铁从阜成门站出来朝白塔寺方向走不一会儿就到了,繁华地段、闹中取静,一个四合院,3间南房、3间正房,东西还各有1间小厢房,正房后面有一口井,几棵树,一个小花园。

鲁迅购置这处房产的时间比于佑任买石经早了几年,但那几年是物价涨幅还不算大的时期,于右任不买石经,拿4000大洋可以买5个“鲁迅故居”。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一个四合院,按现在的价值来看,1个亿肯定有吧?

也就是说,西安碑林所藏的这块残石,不说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单说资金价值,至少也有几个亿。所以,大家再去碑林,一定要到这块残碑前驻足片刻。

说这么多,是想说明《熹平石经》的珍贵,一片残石,还是在乱世之中,于公都肯付出这么大的代价,说明它的确太重要、太有价值了。

如果有朝一日,几十块《熹平石经》“集体复活”了,那将是一个什么场景呢?说它是第二个秦始皇兵马俑,我看也不过份。

但复活是不可能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复建它,如果能按照它当初的模样再建一部《熹平石经》,那也足以惊世骇俗,引来众人的礼赞和景仰吧?

四、复刻《熹平石经》的可行性及方案选择

《熹平石经》已经不存在了,复刻它的确实有难度,主要在书法、形制、版本、项目投资等几个方面。但是,由于现在科技手段的进步,加上从政府到民间对传统文化的不断重视,复刻《熹平石经》是完全可行的、现实的,时机正在到来。

(一)书法问题

《熹平石经》只剩下了零星片段,过去20多万字都是蔡邕体的隶书,谁能重写一遍?即使书法界有这样的高人,写一遍需要多少年?

这是第一个方案,摹写,不容易办到。

第二个方案是另写,不考虑字体,请一位或多位书法家用他擅长的书体写就行,这个相对容易,时间周期也可以缩短。

但是,第二个方案效果就大打折扣了,给人一种“人造景点”的感觉。

其实,还有第三种选择,复原。

《熹平石经》残石被陆续发现后,有许多学者投入了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 《汉石经考异补正》《汉石经集存》《汉石经集存续编》《汉石经集成》等一批著作,其中马衡所著《汉石经集成》收录8800多字,剔除重复,当可以建立一个“熹平石经字库”。对于一些没有的字,可以利用计算机复原手段借助偏旁部首进行重造。这样,就能得到一个完整的字库。

字库有了,利用计算机排版技术就可以轻松排出《熹平七经》的全文,排列格式可以参照西安碑林那块较大残石进行,以最大程度地还原《熹平石经》的原貌。

有人或许会说这样做还不够严谨,我认为不然。如果复原的是蔡邕的一幅书法作品,这样做就不可行,因为书法除字体外还讲究章法布局,打乱重排破坏了整体美感。但《熹平石经》本身不是书法作品,它是教材,整齐、清晰是它要突出的,所以上述复原方法不会影响复刻《熹平石经》的真实性和价值。

这种“集字法”也早有先例。西安碑林现藏《大唐三藏圣教序》(简称《圣教序》)原来由唐太宗撰写,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后来,僧人怀仁从王羲之书法中一个一个集字,用“王羲之的字”重新完成了一篇碑文,也刻了一块碑,称《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或《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与前一块碑都是西安碑林的镇馆之宝。

(二)形制问题

史书有明确记载,熹平石经共46块,平均下来每块合4500多字,从西安碑林所藏残石看,当初和开成石经一样,是两面刻字的,相当于每面2200多字。

现在没有留下一块完整的石碑,只能根据史料来判断《熹平石经》的碑制了。史书记载,熹平石经每碑高1丈、宽4尺,如果按现在的尺寸,这就有些太大了,尤其是太高,1丈合3.3米,我们住的房子现在通常3米左右,换个天花板上的灯管还得搭梯子,再向上延几十公分,得把头仰得多高才能看到?而上面是那么小的、密密麻麻的字,根本没法看清了。

所以,我认为所说的1丈高并不是今制,而是古制,如果是汉制的话,1尺约相当于今23.5厘米,1丈相当于2.35米,还是挺高的,如果像开成石经那样有碑额的话,减去碑额,就差不多了,适合观摩学习。

所以,石碑的形制关键在于考订清楚是哪一种尺寸,尺寸定下来,然后按照现存的汉碑外形去设计,之后用计算机排版复原。

这样,46块碑的设计就出来了。

(三)版本问题

字体、形制问题解决了,还有一个大问题,经文的版本问题。这个问题最麻烦,因为蔡邕书写的那个版本,现在已经不在了。

汉代经学存在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争,问题相当复杂,这里不详述了。总之一点,经文在当时就有不同版本,所以不久后曹魏时期又刻了一部《正始石经》,因为蔡邕用的是今文,古文不干,《正始石经》就用古文经学刻了一版。

当然,这个问题还在争论,有人认为其实版本都一样,大家争的不是版本,而是治学精神、态度。但不管怎么说,这为复刻《熹平石经》带来一个巨大挑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有一个大胆的建议,那就是不妨抛弃版本之争,把《熹平石经》和《开成石经》结合起来,用《熹平石经》形式(字体、形制)、《开成石经》的内容(经文)来完成新的石经的复建。

《熹平石经》是汉代文化的高峰,《开成石经》是唐代文化的高峰,二者结合,不就是“汉唐高峰”吗?

如果有人这不是原汁原味的《熹平石经》,那不妨我们给它另起一个名字好了。我注意到,豫人策划曾提出一个《石经》的概念,第一次看到时觉得眼前一亮,但又觉得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真正落实下来恐怕很难。不过,如果按照上面的方法复刻《熹平石经》的话,我觉得用《石经》这个名字最恰当不过了。

不是附庸风雅,更不是攀龙附凤,我们理解的《石经》意思是“我们能最接近的《熹平石经》”,至于其他,属于巧合。

盛世修史,盛世才能带来文化的繁荣。一部《四库全书》,让我们更加理解了什么是康乾盛世,如果没有这部书,康乾盛世岂不有些许缺撼。当然,复刻一部《熹平石经》远不能与《四库全书》相媲美,但这是发扬传统文化的一项具体工程,如果它真的能建成于《熹平石经》原“工程总监”、书写者蔡邕的故里圉城,那应该不仅是圉城的自豪,而是杞县、开封乃至河南的自豪!

(四)项目问题

在豫人策划孜孜不倦的努力下,蔡邕故里圉城的古城复建已有了蓝图构想,部分项目已开始启动,在这些项目里,豫人策划对建设“蔡邕碑林”情有独衷。复刻《熹平石经》正好可以作为“蔡邕碑林”的启动项目,以此为带动,迅速扩大“蔡邕碑林”的规模。

西安碑林中外驰名,是我国的第一大碑林,它建于北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当初就是为保护开成石经而修建的,以后归集的石碑越来越多,有了名气,成为权威,有些地方新发现了前代石碑,为了保护自然想到要送到碑林来,我格外关注的《曹全碑》就是这样的例子,还有上面反复接到的于佑任所购《熹平石经》残石,之所以这些无比珍贵的碑石“主动”来到碑林,就这是文化聚集效应的结果。

相信复刻《熹平石经》项目完成后,也可以产生同样的聚集效应,吸引大批各代石碑前来“安家落户”,也吸引当代各路名家、名作向这里汇集。所以,豫人策划把建设一个高品质碑林作为圉城复建的重点项目之一,眼光十分高远。

具体到项目落实上,我有以下建议:

(一)政府参与,引导项目建设。鉴于复刻《熹平石经》(或者称《石经》)项目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地方政府应给予高度重视,在豫人策划已提出的圉城复建“1+1+N”模式的基础上,广泛吸引投资者参与,尽快启动这一项目。

项目选址和投资方落实后,聘请一家水平较高的计算机设计公司,开始《熹平石经》字库建设,尽快完成复刻石碑的设计工作。或者以上两步同时进行,节省时间。

(二)组织广泛的宣传活动。如召开《熹平石经》专题研讨会、组织专家学者写文章在报刊网站发表、在新闻媒体发消息等,使社会更加了解《熹平石经》,形成一个热潮,必要时由地方政府出面召开新闻发布会。

(三)为了进一步引起关注,可以联合有关影视公司,以《熹平石经》的诞生与毁灭、于佑任所购《熹平石经》残石这一国宝的艰险历程等为背景创作影视、小说等作品。

(四)豫人策划曾提出过一个很好的思路,就是采取众筹的办法扩大碑林建设,一边复刻《熹平石经》,一边吸引更多投资者和个人参与“蔡邕碑林”的建设。

(五)待“蔡邕碑林”初具规模后,启动“蔡邕书法学校”等项目的建设,把圉城打造成中国的书法之乡,并逐步向产业化发展。

南门太守作于20153月18日夜


解读杞县  从地方志开始

关注方式:长按下图→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


杞县人民政府县志办公室

修志问道  以启未来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