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张翔武:社会搅拌机下“飞翔的石头”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一个作家,书都舍不得花钱去买,还能干什么?”在张翔武的陋室中——的确是陋室,墙上除了一幅油画,两张交通地图和一份“台北京华牛排快餐”送餐单,唯有书盈四壁,物质要求被他最大限度地放低了,同时他又是最为富有的人,这种富有来自精神,来自执着和坚守——这位以读书、爱书著称的诗人既极简又念旧,极简的是身外之物,念旧的是看过的书都不想丢,“跟打网游的人一样,你要买装备啊。”他笑道。

书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最大的苦恼就是搬家。这些年,从小菜园到白马庙、从棕树营到春晖小区,张翔武的“家当”一度浩浩荡荡达八十多箱,“各种书,绘画、植物、笔记小说……当然以文艺方面的为主。书,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少了,可能性就小。”

从2001年上大学到现在,他一直留在昆明,习惯了这里的气候、节奏和朋友。在这个城市四处游荡的独居生活给了他异常的见闻和感受,盘龙江雨季棕红色的水,江边弹着三弦、吹着笛子从窗下走过的夜行者,晚上下班闻到的炸油条的味道,还有偶然间碰到的搞医药推销的吃货……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感觉,既熙熙攘攘,又似乎隔得很远,勉强的形容的话,或许可以说是生活的诗意?他摇摇头,“只是一个人的黑夜。”

他至今保持着记日记这个传统的习惯,“把读书的感觉、突然间的想法、对自己的反省写下来,可以梳理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不好的事情,写出来是一种宣泄,有治疗作用。”他还习惯用笔书写,“电脑上写作要么太慢,要么太快。还有,输入法的问题,你本来默选了这个字或者词,但是输入法跳出来的字和词,把你引到别处去,扭曲了最初的意思和直觉,还让人患上选择障碍症。”

多年来,对老庄、诗经、古诗十九首等古典文学的阅读已让他明了中国人对生活的态度,康德、叔本华、马尔克斯、奥威尔等西方哲人又将冷静、克制、理性和批判精神注入他的灵魂,让他选择了“退能读书写作,出能做点事情”的价值观,他一方面很向往传统的家庭生活,但这是随缘、顺其自然的事情,急不来;一方面他希望自己对事物的评判越来越开阔,既不被潮流裹挟,又没有盲目的热情——特别是对那些你以为有效,其实无效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建设心灵的花园,并不是只有玫瑰、只有多肉,而是百花齐放、四季飘香,还要有树有草有石头……说到石头,他有一个十四年不变的QQ昵称,就叫“飞翔的石头”,“很笨重、很执着,又因其飞翔有种很空灵的感觉……一个东西这么长时间不变,一是老了,二就是心态成型,不会改变了。”

“社会像个搅拌机,99%的人对成败的衡量就是车、房、稳定的工作,很功利的社会,不会考虑你的生活、你的感受。”怎么办呢?没有办法,像走路一样,只有不断放弃雨伞、干粮、很大的包袱,才能走得远、走得轻松。他淡然一笑:“安安静静读书、写诗,交朋友、喝酒聊天,多出去游历,多经历一些事,见见不同的人,这样的人生,已经很值得了。”


张翔武,1980年生,湖南安乡人。2004年起在报刊上发表诗作,另有散文、随笔、书评见于报刊,诗收录10余种选本。现居昆明,在春城晚报任副刊编辑(滇池生活杂志第49期,摄影/朱凌云)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