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逆境中混凝土企业的生存之道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逆境中混凝土企业的生存之道

黄清林

(嘉兴市鼎业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浙江嘉兴  314002)


【摘  要】:本文针对受大环境影响,混凝土企业逆境中经营艰难,笔者结合工作经验,从8个方面对企业如何生存,渡过“寒冬”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逆境;混凝土企业;生存之道


0  前言

今年的混凝土企业真正感受到寒冬的来临,尽管现在还在高温季节,但行业的从业人员与混凝土企业的经营者在心里都感受到了冬天的气息。因为今年的行业市场面临着混凝土的业务量不断骤减,信息价的大幅度下滑,应收款难以催讨,新动工项目寥寥无几,面对市场的产能严重过剩,僧多粥少,为抢市场,许多企业除了采用低价中标来竞争外,还主动借款给施工单位来获取项目,如某收购的国营企业为了抢得业务,变相借款给施工单位300万元,另外还垫资混凝土到地下室顶板。激烈的竞争不但给行业带来负面影响,给自身的企业正常经营带来困难。纵观行业市场,每月销售量低于一万立方的混凝土企业很多,在利薄的竞争时代,如何确保企业的经营正常发展?所以,笔者作为行业混凝土人,谈谈个人观点,仅供同行参考。

1  正确认识自己,有的放矢

针对目前的行业现状,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摆正自身的位置,如何给企业发展做好定位。许多经济人士与企业家总感觉这个冬天不会太长,马上就会春暖花开,都期待商机马上到来,再捞一桶。笔者认为: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作为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总要经历一轮洗牌,虽然这轮洗牌谁都不愿看到,但已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了。在调研中,许多混凝土经营者忧心忡忡,对于未来总感觉迷茫。有些企业土地是租赁的,目前要到期了,是租还是不租?租要重新签订合同,技改设备,总要不少投入。不租,整个家族这么多人去干什么,换个行业不懂,纠结。有部分建设早的混凝土站,环保不合格,要重新规划,就要大刀阔斧进行技改,整个站按要求改造,需投入1000多万元,这么多的投入,按目前的行情,多少年才能回本?大部分企业经营者还在观望中,期待奇迹的出现。其实,每个混凝土的经营者,把自己的定位定好,自己在本区域中有什么竞争优势?能否生存下来?只有先认识自己,才能有的放矢。不要总怀着侥幸的心理,做无谓的牺牲,尽早做好准备,规划好未来。

2  机会不能长久,实力才是永恒

,前十的企业家每年都在变。认真观察,可以发现有三分之一的老板是靠关系发展的,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家是靠机会发展的,还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家是靠实力真正做企业发展的。混凝土行业也一样,以前接业务靠领导,领导遥控指挥,业务就到手了,企业业务员都不要,有了领导的庇护,不但价格好,付款也快,所以一阵风聘请领导、领导家属做营销,其实大家心里都懂得。。现在要找领导去接业务的估计不太现实了,但也不排除少数。混凝土企业必须端正自身的经营思路,靠机会与关系不能长久,只有凭自身的实力去占有市场。作为混凝土企业,必备的哪些条件才是自身的实力呢?笔者认为:一是技术实力,没有过硬的技术水平,就无法去实现与同行竞争,没有技术优势,客户不敢轻易与你合作;二是服务能力,作为我们水平混凝土企业,生产服务是至关重要的,如何高效快速做好服务,不但要有硬件设备,还要软件管理团队。没有设备,无法做好服务,同样没有好的管理团队,照样无法满足客户需求;三是资金实力,在混凝土材料供应商中,垫资是永恒的主体。行业现状无法一、二年可以扭转的,一定有个周期。所以混凝土企业在资金实力雄厚的基础上,可以有的放矢。

3  技术创新超前,市场竞争显优势

在目前萧条的市场氛围中,混凝土企业最大的优势是技术领先,成本可控。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也在不断提升。如今设计出自流平彩色混凝土,清水混凝土,透水混凝土,仿古彩色混凝土,高强自密实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等特殊混凝土,没有一定的技术实力,是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的。有些传统的试验室主任总是不愿开拓创新,喜欢安稳地混日子,因为怕创新不成反被笑话,另外是技术水平确实有限,无从下手,还有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很满足现状的情绪。我们在混凝土企业中经常发现,有的企业三年以前用的配比还一成不变地使用,但如今的材料已经不是三年以前的材料了。在技术上必须拥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实力去立足市场。

4  加强合同评审,严防应收款风险

在目前的市场氛围里,各混凝土企业必须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合同承接过程中加强合同的评审,比如低价投标、大幅度垫资、带资去承揽的项目是否能盈利,若无不如放弃。从今年的混凝土市场来看,有大部分企业是亏本经营,主要体现在:方量少,为抢项目低价去中标;市场协同好的区域,也经受不住“诱惑”,为了业务,放弃了诚信约定,破坏了市场价格;量少造成企业的财务成本、折旧、人员工资不能缩水,造成亏损。因为大市场环境不好,施工单位提出的条件也是相当的苛刻,还得注意合同陷阱。比如部分施工企业诚信不好?企业实力怎么样?条件苛刻,大幅度进行垫资,首先对该项目进行分析,能否参与?合作后有利润吗?风险可控吗?这都是企业经营者要亲自把关的内容,所以在项目选择上必须慎重,记住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侧重点。另外就是加强应收款的回收,确保现金流的正常。从去年开始,有部分建筑施工企业逐步经营艰难,进入破产程序,对于应收款的风险把控,一定要从多角度掌握到第一手资料,确保应收款无风险。在浙江一家施工企业破产,一级资质,外欠商品混凝土企业的材料款达1亿多元。

5  强化内部管理,抓好精细化考核

在特殊时期,企业经营者不但要对企业进行有效定位,做好企业稳定工作,同时还必须抓好内部精细化考核。因为每笔的成本节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以前市场好,损耗、浪费点不觉得,有些关系户安排的人员多几个也无所谓,但在严峻的竞争时期,真正要强化企业内部管理,落实到“跑冒滴漏”,在优化配比的同时,抓好企业的油耗、电耗、废料利用、人员的合理安排,设备维修费用,全面进行绩效考核,发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美德。比如对操作工进行考核,甲每拌一立方混凝土的平均用电量是多少?乙每拌一立方混凝土的平均用电量是多少?每月进行统计公布,对于浪费的进行处罚,促进节约。有些操作工没生产,设备(皮带机、搅拌机)也应该及时关停,避免空转现象造成资源消耗。

6  扩大现金流,降低采购成本

通常我们混凝土企业的原材料都是由中间商直接供应,中间商通过垫资,抽走了企业的部分利润,如今在非常时期,我们企业经营者就要考虑到采购成本,在利薄量小的今天,必须严控材料的采购成本,减少企业负担。但是前提是企业有充裕的现金流,才能有办法自行采购。像海螺水泥直接厂家开票价只要180元每吨左右,外加运费,到企业也是220多元(看运输距离)。砂、石直接到矿山采购,减少中间环节,外加剂可以企业自行复配,质量调控自行把握,降低生产成本。只有不断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才能保证企业在市场立足。

7  慎重转型,理性分析市场

对于行业呼声最大的就是转型升级,其实笔者负责任地说句,必须慎重考虑,不是一拍脑袋就能转型成功。纵观许多转型案例,其实成功的也有,但失败的居多。每个区域,每个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理性分析市场,才决定转型。因为转型必须付出代价,资金投入,市场销路,未来发展,都要综合考虑。比如说目前城市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是个好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国家鼓励企业使用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及减少废弃物排放量。再生骨料是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的主要途径。在2015年6月26日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特急发文财税【2015】78号文件《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的通知中强调产品以建(构)筑物为原料的符合《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或《混凝土用再生细骨料》的技术要求,可以继续享受优惠政策,通知规定在2015年7月1日开始执行。可对于建筑垃圾的集中处置使用,在地方推广中还是困难比较大,具体表现在:

7.1  政府支持力度不大,使项目实施困难

土地选址难,因为建筑垃圾的集中处理项目不但占地面积大,亩产产值低,政府积极性不高;项目落地立项难,不管落户到哪个区域,由于纳税低,另外就是担心建筑垃圾的集中处置会影响到周边居民生活,都不欢迎立项在自己分管的行政区域内。对于建筑垃圾的集中处理没有强制手段,企业要通过社会拆迁公司、建筑垃圾运输公司购买回来再次加工,成本明显增加。在浙江嘉兴的社会收购价格(含运输)每吨为25~28元不等,通过加工制造成本、损耗,税收,加工出来的产品成本要45~50元,而天然矿山石子每吨的市场价格在55~60元,市场销售困难,造成企业经营艰难。

7.2  产品使用推广难

目前生产加工出来的建筑物废弃垃圾为混凝土原料所用的再生粗骨料与混凝土用再生细骨料两种产品,大多用在道路水稳层上,由于道路稳定层用量有限,剩余的产品出路让人担忧。对于使用到预拌混凝土中C30以下的非结构承重部位再生粗骨料,业主不同意,认为错把建筑垃圾当作产品来用,影响建筑物销售。为此,在使用过程中推广使用压力较大。

另一个案例就是湿拌砂浆的推广使用,这本身就是减少现场自拌,减少污染的好产品,但在使用中主管部门不是太支持,因为考虑到现场工人不一定按规范施工,容易造成质量问题,所以在推广中还是阻力重重,实施困难。

8  齐心协力,合作共赢

通过市场分析与调研,笔者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通过合作的模式,共同发展,这才是唯一的出路。针对产能过剩,本区域的混凝土企业通过协会牵头,关停部分企业,分流部分员工,统一市场价格,确保合理利润,根据企业规模,投入资金情况,资源再整合。通过协会按实际比例进行分配资源,共享成果。这样可能是所有企业都能受益,抗“寒冬”的最好办法。具体的操作方案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可操作的办法。由于篇幅原因,不再细述方案。希望企业的经营者高姿态对待严峻的市场环境,共同维护行业利益与自身利益。

9  总结

逆境中的混凝土企业怎样生存,关键原因还是取决于经营者自己,因为等、靠是不现实的,等市场复苏,等政策出台,靠政府救济,靠金融机构扶持,最后还是要靠自己才能救自己。上面总结的8条方案仅笔者一家之言,供同行们参考。如今,我们企业只有走强化内部管理与合作协同之路,才能让企业立足市场,才能共同发展,才能共赢市场。

 

作者简介:黄清林,男(1973--),江西吉安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商品混凝土与混凝土制品的技术创新与运营管控的研究。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