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这些才算不辜负清明三天小长假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清明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好的时节。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在清明节还没有成为法定节假日的那些年,学校总会在这时候组织我们踏青,而这也成为了一年中除了校运动会最让人期待的一项“大型集体活动”——不适宜读书的春天,当然要呼朋引伴出门拥抱大自然呀~


踏青

 

干燥的大地早已喝足了水分,遥遥望去满眼草色,柳树也已经抽芽,河堤两岸一片碧青。天空总是澄碧如洗,偶尔有一两只小黄鹂叽叽喳喳地飞向不远处的杏花丛中,不知能不能遇到那位讨酒喝的老翁



而清明时节除了这盅流传千年的美酒,还有各种各样的传统美食,你吃过几种?

 

青团

 

青团主要流行于江南一带,是从寒食节逐渐发展到清明节的传统食物。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写到:“青糕、青团。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糕团。色如碧玉。”


 

他所说的“青草”就是清明节前后才有的野菜,包括艾草、麦浆草、鼠曲草等等。“青草”要在清明前采摘,这样才能嫩且够味,也不会有苦味,洗净煮熟后加入碱水压汁,与上好的水磨纯糯米粉一起和好制成外皮。


馅料种类有咸、甜之分,红糖和芝麻是最常见的甜馅,咸馅则以春笋、猪肉、豆腐干为主,吃得精细讲究。


 

蒸熟的青团有股淡淡的青草香,还有一缕若有似无的艾香,咬一口糯中带香,怪不得一家好吃的青团店门口总是能排起长龙。



暖菇包

 

福建泰宁的特色小吃,制作时需要一种当地叫做暖菇草的植物(学名叫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在春季开花时采收,煮出汁水。将有着淡淡的草香味和鲜嫩的绿色的草汁与米浆混合,就是暖菇包重要的步骤。



南片的暖菇包圆鼓鼓的,看起来像包子,多在农历二月初四“春社”时吃;北片的暖菇包是弦月的形状,更像饺子,一般在清明节前夕人们为了“尝鲜”会吃上一两颗。



蒿子粑粑

 

蒿子粑粑在江淮地区流传较广,老人们认为“三月三”是世间亡灵们的节日,人们需要吃蒿子粑粑来“巴魂”(把人的魂魄死死地“巴”住,不让魑魅魍魉勾走)。



将青蒿的嫩头采下焯水后挤出汁液,把蒿叶切碎加盐调味,与腊肉丁一起同早先准备好的糯米粉混合加水揉成扁扁的蒿子粑粑。


炸过的粑粑味道最棒,青白相间的粑粑在油香中炸至呈金黄色,外皮香酥内里软嫩,蒿叶与腊肉丁让人意外的十分搭配,肉香与青草香扑面而来让人垂涎欲滴。



润饼

 

清明节吃润饼,是闽南、潮汕和台湾地区的习俗,这是一种比春卷更古老的吃法,跟北方流行的春饼也略有不同。



相较春饼,润饼的馅料更多,有胡萝卜丝、肉丝、蚵煎、香菜、豌豆、豆芽、豆干、鱼丸片、虾仁、肉丁、蛋饼丝、海蛎煎、海苔、炸粉丝……吃时挑选自己喜欢的菜色,加上花生粉和糖粉包好后,一口咬下脆的、甜的、咸的、鲜的、酥的瞬时间在舌尖炸开……



清明螺

 

一个冬天的蛰伏后,清明节前后田螺的肉最为肥美,因此有“清明螺,肥似鹅”的说法。


清明前将田螺打捞回家,放在清水里养一天,等它吐净泥沙,取出螺蛳肉,再来一把“开春第一割”的韭菜,整个春天都在这一盘里啦~



明前茶

 

经历了一个漫长冬天的等待,茶树的香气滋味等物质都积累到了峰值。清明时节气温还没有升高,整颗茶树的“能量”还没有开始挥发,这时候采集茶叶的嫩芽,它的香味才能得到最大的保留。



而且明前茶作为新春的第一出茶,茶色也更加翠绿,叶质也更柔软,可谓是一年中的最佳品质。

 

介绍的这些,除了明前茶我们没有“御花园”无法自力更生外,基本都可以自己亲手制作哦~

 

咸蛋黄肉松青团


食材

糯米粉100g 红薯淀粉30g 艾草70g 清水50g

开水40g 肉松40g 咸蛋黄2颗 白糖30g 食用油10g



步骤

将艾草挑拣嫩叶后洗净,加一点碱水焯一下去掉苦味

将焯过的艾草捞出,洗净后加水放入搅拌机打碎,过滤后取艾草汁

将红薯淀粉用开水化开,再将糯米粉过筛加入其中,倒入白糖、清水和食用油揉成面团

将艾草汁加入面团中揉至光滑

取出咸鸭蛋的蛋黄切碎与肉松搅拌均匀(可在其中加少量油,使内馅更湿润)

将揉好的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面团,将馅料塞入面团中,搓成团子状,垫油纸码入笼屉,等开锅后再蒸15分钟即可

最后在蒸好的青团上刷一层食用油增加光泽,完成

 

希望大家清明节小长假都玩儿得开心,吃得舒心~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五一广场房价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