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笔记】第三届李曼中国养猪大会(10月22日部分)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温氏食品集团研究院吴珍芳院长:《从养猪业发展看我国种猪育种体系建设》

  一、建设好中国养猪业体系的关键因素——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在美国养猪生成依次为种猪、猪苗场、育肥场和饲料四个不同单元,而中国采用“一体化生产”,依次为饲料、种猪、猪苗场、育肥场,这样的自我配套,产品结构非常复杂。报告中,吴老师从养猪生成体系(种猪、饲料和生成管理)为我们对比了中国和美国养猪业总体水平:


比较项

美国

中国

效率比较

存栏母猪(万头)5854740
出栏肉猪(万头)1164171557
上市肉猪/母猪(头)19.915.176%
胴体重/头(Kg)947883%
产肉能力/母猪(头)1870117863%


  结果显示,每头母猪产肉效率中国是美国的63%。事实证明,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是生成效率差别的根本原因,落实在猪育种方面可见,种猪育种专业化,保障良好遗传改良效果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我国种猪市场预测:按照目前种猪成产和选育指标:1、断奶仔猪上市率92%;2、每头种猪平均年生产21头断奶仔猪;3、父母代种猪年更新率40-50%;4、祖代种猪年更新率55%;5、曾祖代种猪年更新率75%;6、种公猪年更新率60%。

  预测:根据目前种猪产值约250-300亿元,其中商品化约占50%;近10年,种猪场能繁母猪存栏量增加4倍,种猪场增加2.5倍。主要的市场需求变化为:1、育种群人工授精直接传播,加快遗传进展;2、公猪管理和利用技术提高,公猪需求量减少;3、存栏母猪下降,淘汰率上升,母猪总体需求水平变化不大。

  三、我国种猪产业发展模式:1、小规模种猪场发展模式:开展部分品种选育,本身没有完善的育种体系,但可以与其他种猪公司合作,建立相互依存的育种体系。(种猪公司,负责以种猪生产为主,兼顾选育工作;养猪场,从事肉猪养殖,多小型养殖场)2、专业化分工和合作模式:适应不同市场的多品系,配套系育种,效率最大化。(育种公司,专业化育种和纯种繁殖,品种定制;种猪生产公司,与育种公司合作,生产和推广终端种猪;养猪公司,主要生成肉猪,大型企业自我配套终端种猪生产)。

  南达科他州立大学鲍勃.泰勒博士:《“最低成本”和“最大利润”的营养攻略》

  猪场最大利润营养:需要关注每吨饲料的费用;饲料效率;日增重,肌肉和脂肪量;母猪生产能力以及这些和其他因素的组合,视不同的农场而情况不同。最关键的是组合因素考虑(采食量、猪品质、添加剂盈亏平衡、饲喂方案等都需要相互结合考虑):

  例如:1、高、中瘦肉率猪所需SID赖氨酸的%:20到123公斤,每天瘦肉增加为指标可见肌肉和快速增重相结合:高瘦肉增加≥0.36千克的无脂瘦肉/天;中等瘦肉增加=0.30-0.36千克的无脂瘦肉/天。结果显示,良好的营养不能修复坏基因,质量控制才是根本。

  例如:2、采食量影响营养水平:吃2公斤含1%赖氨酸的饲料的猪每天消耗20克赖氨酸(2000g*0.01=20g);如果采食量降低到1.8kg/天,猪每天消耗18克赖氨酸(1800g*0.01=18g)采食量为1.8kg/天的情况下要小号20g赖氨酸/天饮食需要含有1.11%赖氨酸(20g/1800g*100=1.11%)

  总结:猪场获得最大收益的营养需求:1、饲料公司高水平的质量控制;2、养殖企业良好生产和财务数据;3、适应变化的能力;4、评估经营中的所有部分;5、建立对养殖企业和饲料公司双方都有利的伙伴关系。

  派普斯通兽医诊所斯考特.迪:《最佳的生物安全》

  猪场保障生物安全的流程:

  一、防止机械蔓延的5个“关键进入”点:1、人员进入;2、淋浴;3、供给进入;4、装猪;6、死猪移除。卡车清洗保持在入口和进口两个清洁区域,每次使用后清洗;烘干区的分离设施,在干燥、控制气候的还价中有最多时间;在寒冷的气温时要增加消毒效果。

  二、泥浆风险:事实:猪在粪便中散蓝耳病毒7天。蓝耳病毒4℃时在泥浆中存活14天,10℃存活5天;在粪坑固体物中存活<14天;泵送设备(搅拌器及水管)和人员服装(连体服、鞋)是病毒机械传播的载体。同时,我们发现,蓝耳病毒可通过雾化,在3米至30米的距离传播。

  总之,生物安全必须以科学为基础,每天24小时执行,严格制定措施进行管理和消毒并随时准备迎接新挑战灵活处理,从而保障猪场的生物安全,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明尼苏达大学皮特斯博士:《猪肺炎支原体及其在猪呼吸系统综合疾病中的作用》

  在断奶时与猪肺炎支原体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有:母体、仔猪、管理、环境及污染物/载体。单独免疫或与药物治疗相结合不能提早清除猪肺炎支原体携带状态,但却是可以控制的。接种疫苗只能进行部分保护,并不能阻止定植,如果要清除,则要进行部分减群,药物治疗产生免疫。

  管理措施对猪肺炎支原体免疫能力的影响:1、在寄养条件下免疫细胞和抗体传递方式不同;2、不论其来源如何,猪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在哺乳12小时后被吸收;3、仔猪从它们接种疫苗的母亲哺乳至少12小时,显示有细胞反应。

  关于抗菌药的一般考虑:1、与疫苗相比有更灵活的使用方式;2、针对一个以上的病原体;3、可采用水、饲料等灵活的用药方式;4、耐药性报告不是主要问题;5、要注意残留。

  总结:1、猪肺炎支原体在PRDC发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2、并发感染和管理因素影响发病结果;3、针对一种病原体的控制措施,或能对其他病原有作用;4,该病目前对于养猪业仍然是一大经济损失。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黄毓茂博士:《抗菌肽研究与应用中的是是非非》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直接毒副作用;破坏猪体内环境及体外环境、营养不全;耐药性导致疾病防治失败;药物性便秘、药物性腹泻、药物性阴道炎;药物残留、食品安全及肉品质量;增加生产成本、抗病力下降、生长发育受阻;政策性限制。抗生素保健替代途径:乳酸菌、芽孢菌、酵母;寡聚糖等;酸化剂、肽类抗生素;中药提取物,硫酸粘杆菌素等。

  抗菌肽的天然来源:自然界广泛存在,生物抗外源微生物感染的有效成分;动物来源,如人、猪、牛、鸡等动物体内天然存在的防疫素;动物:溶菌酶不吸收;昆虫;两栖动物;植物源及微生物源。

  目前抗菌肽成产方法:生物提取(如中药提取物-缺点含量低、成分复杂);微生物菌种筛选、发酵提取—多属于脂肽或糖肽不吸收;其他来源只能用于现代基因工程菌改造生产;目前基因工程菌生产水平可达原药的10000倍以上。

  抗菌肽的产业化生产及存在的问题:1、原核生物:大肠杆菌高效表达,易含细菌内毒素;2、芽孢杆菌:表达量低,后处理工艺复杂;3、真核生物:丝状真菌、酵母等,表达量高,菌体成分对猪有益;4、化学合成:结构复杂难度大成本高。

  问题:总体表达量不高、安全性问题(溶血活性)、稳定性问题、选择性杀菌、体内分布(吸收与否、血脑屏障等)

  (以上内容是由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整理发布)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