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控丨改进型机械搅拌澄清池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苏州市横山水厂两座3m3/d机械搅拌澄清池,于1977年建成投产。为提高供水能力,近年对其进行了技术改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83年高峰供水时,两座澄清池的出水量提高了一倍,可达12.2m3/d,出水浊度为5度左右。

一、原设计参数

    该水厂原水特点:夏季低浊多藻类;冬季低温低浊度。年均浊度为79度,最低月均26

度,最高月均142度。年均色度为26度,pH值为7.4,耗氧量为2.10mg/L

    原机械搅拌澄清池的主要设计参数:

    (1)设计水量Q=3.3m3/d=1375m3/h

    (2)澄清池直径D=24m,总高度H=7.9m

    (3)提升叶轮直径D=3.6m

    (4)搅拌叶片设计尺寸:长度L=1.37m,宽度B=0.4,共8片;

    (5)第二絮凝室流速口v1=50mm/s

    (6)分离室上升流速口v2=1.0mm/s

    (7)澄清池总停留时问t=1.4h

(8)二絮凝室、一絮凝室和分离室的容积比为1:2.37:71

机械搅拌澄清池的构造如下图。

二、改造前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

该池在19771979年的三年运行中,产水量已超过设计能力,1979年高峰供水期间,两池最高日达8.28m3/d,运行发现下列问题:

(1)絮凝室导流沉降比过低,一般为0.32%。参加循环絮凝回流泥渣活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失去了机械搅拌澄清池的最大优点。

(2)池底积泥严重。运行23个月后,池底积泥厚达22.5m,甚至堵塞回流缝隙,只得停止运行而进行清洗。

(3)由于大量回流泥渣下沉,活性泥渣的作用未得充分发挥,药耗较高,一般投加量为2530mg/L,出水水质不够理想,平均浊度为812度。

(4)为提高沉降比,发挥回流泥渣的作用,在运行中采取加快叶轮转速,以提高叶片搅拌强度,使转速由3/分提高到5/分,叶轮外缘线速度则由0.56m/s增至0.94m/s。这样,沉降比稍有提高,但又产生了另一问题,即叶轮提升水流的切应力过大,矾花被打碎,同时使大量矾花集中到澄清池外圈池壁处。运行表明.只有在保持转速3/分左右的条件下,采取增强叶片搅拌强度,才有可能提高沉降比而不致打碎矾花,以改善絮凝效果。

三、改造措施爱其效果

为提高机械搅拌澄清池的产水量,对搅拌叶片进行了技术改造,如下图所示。

1.加长叶片长度

1.37m增长为2.1m,使其占一絮凝室高度的32%,增加到50%

2.加宽叶片外缘直径

2.8m增到36m。叶轮若按3/分计算,则叶片外缘线速度由043m/s增为056m/s

3.加大叶片总面积

由原设计4.38m2增为6.88m2,使其占一絮凝室中心横截面面积(45m2)9.7%,增到15.3%

四、改造成功的因素分析

    (1)由于搅拌叶片加长、外缘直接加大,使沉降比明显上升,药耗降低,出水浊度下降,是澄清池挖潜改造增加产水量的主要因素。澄清池1絮凝室搅拌叶片作用,是创造絮凝矾花颗粒与活性回流泥渣的适宜碰撞、吸附机率,充为发挥了其活性作用,使矾花既不沉淀也不破碎。对该水厂澄清池而言,叶轮转速在3/分条件下,使搅拌叶片外缘线速度保持在0.5m/s左右为佳。

从能量观点分析,搅拌叶片的主要功能,是输入一定能量,以保持适度的湍流运动。该水厂澄清池改造后,搅拌叶片挡水面积增加了55%,实际运行功率由3kW增到5kW,这意味着输入能量,即搅拌强度增大。按公式计算,搅拌叶片能量消耗,由7.05J/m3·s提高到10J/m3·s。这是由于G值的提高,因此净水效果也得到了改善。

(2)改变叶轮设置形式。横山水厂澄清池叶轮设置与一般澄清池不同。它设于1絮凝室顶板上部,如图所示。

这种叶轮设置形式,有利于大循环与小循环调节。大循环系指水流通过叶轮从一絮凝室提升到二絮凝室,经窗口、导流板流入分离区。小循环系指另一部分水流从下面伞形板回流至一絮凝室。当叶轮开启度大时,在总提升流量35Q中,小循环q'流量就大(即回到1絮凝室流量增大),而使实际提升流量减小;相反,若叶轮开启度小,则提升流量增大,而小循环流量减小。这种叶轮设置,使澄清池保持一定数量小循环流量,使具有活性循环泥渣回到1絮凝室,继续参与絮凝反应,增加了矾花颗粒浓度和碰撞机率,从而改善了絮凝效果。

(3)投药点适当。该水厂澄清池投药点设在进水管上。它可利用进水管中12m/s流速,使絮凝剂随水流快速混合而均匀地扩散到水流中去。

(4)三角配水槽内设穿孔管。在澄清池1.06×1.06m的三角槽中,预埋Dg=100mm塑料管144根。这种配水形式的孔口尺寸一致,并借鉴于快滤池穿孔管形式,使其配水均匀性得到改善。

(5)排泥斗位置合适。澄清池排泥斗顶面距导流室下端1.5m,有利于泥斗在泥渣层中收集污泥。因为经絮凝的水流从导流室四周进入分离室,泥渣向下沉降,若泥斗顶面过高,则难以收集污泥。并泥斗布置合理,排泥正常,也为澄清池正常运行创造了条件。

(6)絮凝室容积比合适。该水厂澄清池二絮凝室、一絮凝室和分离室的容积比为12.317.1。其中1絮凝室容积比一般澄清池增大了1 8%。这有利于活性泥渣与矾花充分絮凝,停留时间延长,碰撞机率增加,从而使絮凝更为完善。

综上所述,该水厂澄清池搅拌叶片的技术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该池原设计的排泥斗位置,穿孔三角配水槽等的特点,也是取得良好净水效果的因素。

    (许安澜  叶吉元)

欲知后事,且听胡侃君(微信公众号zhanggongjipaishui)下回分解。

想跟胡侃君侃注考给排水,请加Q群:489428089

胡侃是一种艺术!

分享是一种情怀!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