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十七中学生参观、采访科学考察船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青岛十七中学生参观、采访科学考察船

六月十九日,父亲节。
十七中的学生们来到了位于薛家岛的青岛中苑码头,参观了我国最早一批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专业海洋科学考察船,
它就是,科考船中的“老父亲”!
——科学一号。
接下来,让我们跟随着十七中晚报记者团和对海洋事业充满兴趣的十七中同学们的脚步,一起来领略和探索属于这艘共服役36年的海洋科考功勋船的伟大和奥秘。
 
 
First  向航海人致敬
第一封信
                        向您致敬,航海人!
撰稿人:十七中校园记者葛畅
 
六月十九日,父亲节。我见到了科考船中的“老父亲”——科学一号。
观其旧而心不老
我看到了那属于80年代散发着怀旧气息的老船舱,更看到了属于所有中国第一代航海人心中所怀揣着的梦想。像洗衣机的雷达,误差不过5度的指南针,需要摇轮的老式电话,对我来说皆是有所闻却从未见,东看看西瞅瞅可谓是大饱眼福。通过传声筒,我似乎听到了三十多年前的它,传递着船长沉着的指挥,船员恪尽职守的工作和那微微的海风。禁不住心中的好奇,手不知不觉就拢到了跟前,想要发出属于自己的信号和声音。这到底是承载着多少团结和默契。
 
嗅其烈而勤永存
我闻到了浓重的,气味刺鼻的机油味道,更闻到了辛苦不眠的航海人的汗水和血泪。让人眼花缭乱的管条和机器,机油的味道弥漫在每一个角落,逼得人几乎无法呼吸。为我们介绍的梁老师却说,机舱必须有人24小时看着,随时听从调遣。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这样恶劣的工作环境,还要每时每刻的坚守,这到底是凝结着多少艰辛和毅力。
 
抚其斑而美常在
我摸到了锈迹斑斑的甲板和船舷,那即使补着一层层的漆依旧盖不住的痕迹,更是摸到了它历经的那三十多年的暴雨和风浪。岁月的风霜让坚固的铁锈蚀的现了大小不一的伤口,但是它是坚韧的,哪怕满身伤痕!它是不服老的,哪怕连皮肤都在老化!它就那样屹立在港中的一隅,永恒不倒。这到底是存储着多少美丽和英姿。
 
听其事而德不朽
我听到了梁老师口中精彩纷呈,险趣同生的航海故事和经历,更是听到了属于中国航海人那顽强的不朽的精神。拍到四五米的海浪,甲板上四十多度的暴晒,小艇周围环绕的鲨鱼,在我们的眼里甚至只是一些电影情节,它们真实的发生在世界的所有角落,尽管面对着那些危机而又生命攸关的时刻,他们没有懦弱,更没有退缩,为科学考察事业的付出他们从不后悔。这到底是传流着多少无私和奉献的精神。
 
 
感其行而励己志
梁老师在最后一刻笑着说,虽然海洋工作辛苦,但是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加入他们。话是朴实的,朴素的没有一点华丽的堆砌。
但我却觉得,这份职业它是光辉的,即使不是光辉在所有人的眼前,但是却闪耀在所有人的心中,璀璨在世间的每一个角落。
作为青岛人,作为中学生,我们至少应该了解海洋,热爱海洋,守护住这蔚蓝的大海。守护住这属于航海人的团结,属于航海人的毅力,属于航海人的英姿,属于航海人的无私,这不朽的精神!
 
 
 
第二封信
做该做的工作,承担该承担的责任
撰稿人:十七中校园记者罗琳
今天我跟随十七中晚报记者团来到位于薛家岛的青岛中苑码头,参观了我国最早一批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专业海洋科学考察船,科学一号。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么大的参加过任务的舰船参观,在去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象舰船巨大宏伟的样子,但是当我真正走下车,还是被眼前的庞然大物吓了一跳,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科学一号。我们跟随年轻的梁航海长小心翼翼的登上甲板,广袤的大海就在我们脚下了。
在甲板上我们被一个个高大的装置吸引,不停地向航长询问是做什么的,航长很耐心的向我们一一讲解。之后我们就进入到船舱里面,来到船长的驾驶控制室,就像是进入了一间文物展列室,因为是三十多年前的船,设备没有现在的先进,一件一件古老的用品工具极大的吸引了我们的注意。雷达,指南针,手摇电话机,我们好奇的一一抚摸,航海长也为我们一一介绍。物品虽然都已经陈旧,被摆放在屋子的各个角落,但还是可以想象,在船执行任务的时候,他们是发挥了多么大的作用。在窗户下面,我看到一本航海日志,翻开厚重的本子,里面的字清晰地记录着每一天船的各项的指标数据。
据航长介绍,在驾驶室船长控制的手柄不能直接控制船只,要通过手柄把信号传送到船舱里面的控制室来执行。这就要求船上的人员有积极的合作精神,和强大的配合的能力。
小心的从船上的楼梯上下来,就到了船员们执行任务出海时的工作和生活的区域,通过船长的介绍,我们大体了解了各个房间的作用。虽然船员们在海上的生活枯燥,但我在墙上看到很多图片,有美丽的风景,可爱的海洋生物,还有一些有趣的字,让人看了会心一笑,这会不会给船员们增添一些快乐呢。
最后我们在甲板上集合,航长向我们讲述了许多他的航海经历。他说在船上最难克服的不是大风大浪,而是晕船,有任务时在船上一呆就是很多天,双脚沾不到大地,就很容易会出现不适症状。但是船的操控室必须要有人二十四小时监视,所以即使是很难受也要坚守在岗位上。
因为这船是国家的,是国家花费大量资金和技术研制的,船员们爱护舰船,是出于自己对于祖国的一腔热血,他们毫不吝惜地将自己的青春,力量贡献给深爱着的国家,贡献给深爱着的大海。
在考察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台风,遇到三四米的大浪,遇到尾随的鲨鱼,科学一号舰船在经验丰富的船员的控制下一次次化险为夷,梁船长向我们介绍这些的时候,脸上一直带着微笑,无论过去多么艰难,那都已成为过去,成为可以笑着讲述的有趣历史。我被他们的爱岗敬业,坚强不屈,乐观的精神打动,默默地在心中为他们喝彩。
在要离开的时候,我回头再看一次科学一号,它就像一位深沉的,战功赫赫的老军人,自己已经为祖国的事业贡献了一生,现在已经退役,还要继续培养下一代人才。中国许多参与海洋研究的人才曾乘坐这艘舰船出海,也取得了很大的收获,为中国海洋研究做出巨大贡献。
 
 
 
第三封信
科学一号
撰稿人:高一一班杨传富
    海边薄雾弥漫,在车身往向远处一艘艘钢铁巨兽被薄雾笼罩若隐若现。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本次行程的目的地薛家岛码头,参观中国海洋考察的功勋舰——科学一号。
    科学一号是我国第一艘综合性海洋考察船,建于1980年。当时造价3000万,最高航速26节,有两台二冲程六缸发动机提供超过一万马力的澎湃动力。续航力达到8000海里,船上设备基本全为外国制造。。科学一号于今年退役辛勤工作了36年。对于现役的科学考察船来说:科学一号算是一艘爸爸辈的老船。
    古朴的老船,充满了上个世纪的风韵,狭小拥挤的舱室仅仅能容纳一人通过。停靠在岸边的它与远处正在建造的现代化巨轮形成了鲜明对比。昏暗的过道,狭窄的楼梯充满噪音的机舱,有谁能想到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第一代的海洋探索者穷尽自己毕生心血立志为祖国的海洋探测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精力。解说员梁老师说道:“当时科学家们在船上只要海况好就没日没夜的进行勘测工作,基本连续工作四五天就精疲力竭了但是大家依然坚持工作,因为一天的经费是20万到30万。”他们怕浪费国家的经费,宁可自己累倒也不浪费国家一分钱。
现代化的考察船一艘艘的装备我国,国产化的设备列装进一步增加了我国的考察实力。科学一号为我国海洋考察做出了重大贡献,一艘功勋舰,一代中国梦。今朝我为中学生,必发愤自强;明朝我为国家之栋梁,肩负民族复兴之大任;中华复兴,舍我谁能?
 
 
 
 
 
Second  我的航海日志
第一篇
撰稿人:高一一班袁满  
2016年6月19日,我们十七学子在车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科学一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作为中国第一艘海洋考察船,即使已经退役,仍然挡不住它的沧桑风华.
    刚登上船,一股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距今这艘船已有近36年的历史,在梁航长带领下,我们逐一参观并了解了这里,站在甲板上我观察到由于风雨的侵害,这里不少物件都遭受到了腐蚀,这是岁月对这艘战功赫赫的舰艇的洗礼.进入船舱内,我们参观了驾驶室实验室机舱等,无论是古朴的手摇电话,雷达,还是别样的罗盘指南针,航海日志,都让我们叹为观止.我观察到,虽然已经退役,但是航海日志却每天都在写,船长告诉我们只要船在,就要一直写.我想,这是航海人的认真精神。航长给我们介绍了航海人的苦与乐,在大海上漂流,在暴风中穿行,随时会面临缺水的危险,不能与家人即使通讯.几十天吃一种饭菜,在决定做这份工作前,他们就做好了为科考放弃一切的准备.但是他们不觉苦,反而苦中作乐.在航行时捉鱼是他们的一大乐趣.带鱼鱿鱼,他们没有什么花哨的做法,却吃出了不一样的感觉.最后,梁航长表达了对我们的期望,科普固然是一个很辛苦的工作,但是了解一下,也是我们作为青岛人的科普常识.
 
 
 
第二篇
撰稿人:十七中校园记者于珺
今天,我们有幸参加了科学考察船——科学一号的参观活动。
科学一号是中国的一艘考察船只,建造于1980年,是当时最先进的考察船只。承担中国远洋科考,多次承担国家重大航次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于2016年5月20日在青岛退役,共服役36年。
在梁航长的带领下,我们对科学一号内部进行了参观,里面的设备相较于现在的科考船虽然稍显落后,但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八十年代,科学一号却代表着科考船中的最高水平。
参观过后,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不少科考船,包括大家熟悉的雪龙号,以及蛟龙号的母船等等。也讲述了他在航海过程中的故事,他表示,真正的航海任务远比影视作品中呈现的要艰苦得多,不少船员,也包括他本人,在航海途中经常发生类似于晕船和水土不服的状况,很多同事在身体虚弱的条件下还坚持在工作上奋斗,着实令人佩服。
最后,梁航长表示,虽然海洋研究工作很辛苦,但是如果有兴趣,还是建议同学们多做研究,因为对于无垠的海洋,人类所了解的不过是九牛一毛,有很多方面甚至还都是空白,所以海洋还有更多的领域值得去发掘。
 
 
 
第三篇
撰稿人:十七中校园记者彭保程
今天是父亲节,晚报记者团和学校老师带领着我们去参观了科考船,这是一艘比我们这些小记者年龄大一倍的科考船,虽然历经风霜,但是它还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依然可以出航。
航海长领我们参观并介绍了船的一些结构和功能。十七中的同学们十分认真地听着,还会提出很多的疑问,还有的同学一看就是特别懂得航海的人,说不定以后的伟大航海家就在这些学生中诞生。
航长和我们谈,他之前出航,碰到过一次特别大的风雨,掀起的巨浪足足有五六米高,都快把船给掀翻了,还让好多正在床上睡觉的船员滚到了甲板上。这些船员在船长的指引下,齐心协力,共度了难关,这是很不容易的。
我们的小记者还问了在船上娱乐的问题,航长是这么说的:“我们出航无聊的时候可以在船上钓鱼,就用一个放光的杆子就可以了,许多鱼一见这发光的鱼饵,就会认为这是一条鱼,想要吃掉它,就紧紧咬着不松口,这样,我们就可以把鱼钓上来了,有时还会掉到很大的鱼。
当然,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航海员,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当然是学习,我们 只有好好学习,上一个优秀的大学,才能在里面掌握更多的知识。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船员。
 最后,航长还祝愿我们好好学习,以后成为国家的栋梁。
 
 
 
第四篇
撰稿人:十七中校园记者于溪霖
   题记:科学如同大海,要求奋不顾身的拼搏。
6月19日的上午,作为十七中晚报小记者团成员的我,有幸来到了薛家岛,去探访一艘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远洋科考船——科考一号的奥秘。
“科考一号是1980年建造的,距今已经工作了36年了,可是中国第一艘远洋科考船呢!”此次为我们介绍科考一号船的梁大副自豪的对我们说,不过,大副说现如今的科考一号已经光荣退役,而由另一艘科考号来代替它完成对西北太平洋的石油、矿藏的考察任务。
而且据了解,这艘船仍然未被重新修建和改造过,而是一直保持着80年代时的仪器和建造风格,这可是激起了大家满满的好奇心啊,看惯了现代的先进科考船, 80年代的船到底会是什么样的呢?
船上大家最想去目睹一眼的当然是船长的驾驶室了,狭小的驾驶室却引起了大家强烈的好奇心,各面对种没见过的仪器,大家纷纷七嘴八舌的问这都是做什么用的,“这不是洗衣机,这是在船上用来指引方向的罗盘。”梁大副听到我们讨论着那个“洗衣机”,笑着对我们介绍道。驾驶室中最多的就是指引方向和扫描障碍物的仪器,可见方向对于一艘船在漫无边际的大海中航行的重要性,并且,别看驾驶室空间不大,真正发挥着巨大作用的确实船的轮机部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驾驶室就像我们的大脑,而轮机部分就像我们的心脏,我们离了哪个也不能活,就跟船一样。
轮机部分浓重的汽油味让我们一刻也不敢多呆,船舱部分更是已经接近了水下,再加上这艘船的年代比较久远,通风系统很不好,这让我们不得不由衷的佩服那些常年在船上的工作人员,如此艰苦的环境,他们却依然坚守岗位,这难道不是对科学精神的最好诠释吗?并且,梁大副也给我们简单讲了一些在海上的经历,晕船是不可避免的,他说曾经有一名跟随在船上的女的科学研究人员,因为晕船晕的太厉害,饭都吃不进去,却依然始终坚持次次跟随出海考察,且从来不会因为这个耽误科考任务,船上的其他工作人员亦不是如此?
“船上从不会养闲人,每个人都有其特定的工作,如果有一个人因为不舒服而没有及时在工作岗位上,船就无法运行”这对船员们无疑是一个考验。
海上总会有突发状况,危险无时无刻不环绕在周围,船员们却从不惧怕,就像梁大副最后对我们说的“只有做好了技术研究,国家才能强大起来。”是啊,无私无畏,便是包括梁大副在内的船员们所呈现出的爱国精神。
 
 
 
第五篇
撰稿人:十七中校园记者仲宛卿
 
很有幸,我作为十七中学子的一员到达薛家岛,来参观我国这艘带有历史气息的考察船,科学一号。
刚与他见面的时候,庞大的身躯十分令人震惊,整个船装不进一个镜头里,早就听闻这条船虽然设备不在前沿,战功赫赫的名声是一点不打折扣的。刚进入船上,狭窄的楼梯好像放不下整个脚,梁老师专门为我们讲解这艘船的情况。
这艘船已经退役,还未被装修,还保留着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古典气息,首先甲板上有两个红色的救生艇,遇到紧急情况就会被放下,里面十分拥挤,一船能坐五十人,科学一号考察船上共有一百人。传说五十个人坐在里面的时候连胳膊都伸不开,大概能在海上坚持七八天左右,里面有淡水和压缩饼干。
随后我们记了船舱到达了驾驶室,前面的是一排排老式的电话,都是手摇式的那种,拿起话筒放在耳朵边上依稀还有声音,梁老师说这些电话都可以用,旁边有着每个舱的电话号码,还有一排排像老式的电脑和电器,当然最大的还是控制版,控制板是用拼音写的大字驾驶室控制板,里面有航行灯,信号灯,火警报警,测向扬声器,电罗经报警器,雾笛等控制版面。还有一个巨大的指南针,里面有一些液体可以为航海指定方位,梁老师说那是酒精,小仓还有一个更大的指南针也可以指引方向。接下来就是两页保存完好的航海日志,日期是1990年,虽说年代久远但是字体清晰书页平整,保存得十分完好,上面主要写着时间地点还有航海的方向以及航海的任务,梁老师说不写航海日志会挨罚的,还有一个控制器上面写着行预备、特慢,慢,快等字样。梁老师说那是类似于变速器一样的。拉下以后船舱会收到信号进行速度的变化。还有着一个像方向盘的东西那是舵。舵的上方还有一个铜管,梁老师说他们主要靠铜管大吼的方式通信,年代真是久远。接下来的是一个长得极其像洗衣机一样的东西,梁老师哭笑不得的告诉我们那是雷达。
出了驾驶舱以后我们下去,看到了一个宽阔的大厅我们还在想是不是一个教室呀,其实那是他们的食堂,会议也在那里召开。旁边就是他们的厨房,我们进去的时候还有一位叔叔,在做饭。后来梁老师笑着说他们出海后每天吃的主要就是靠白菜土豆一类放的住的东西。但是他们不会像书上写的那么可怕得败血症,当时哥伦布出海的时候比这可艰苦多了。
后来我们又去了舵机舱,里面是无数的管道器械和油腻的柴油。轮机舱也是如此,不过轮机舱比舵机舱大的多也明亮的多。梁老师嘱咐说有些东西是不能乱碰的,出海的时候如果动了就放在那里请示上级,千万不要掰回来不要乱动。
离开了轮机舱,也是时候告别了,一路上,我都想着这年代久远的船,布满历史气息的船。她承载着无数的功勋和人民的期望,即使他已经退役。
 
 
 
第六篇
撰稿人:十七中校园记者黄小雪
 
6月19日,青岛十七中19名高一同学及13名校园记者来到青岛薛家岛参观“科学一号”科学考察船。作为中国第一艘海上科考船,“科学一号”已有30余年的历史,是一艘战功赫赫的船。由于年代久远,船内的布置是正宗的80年代风格。它主要负责西北太平洋的石油和矿藏的勘探工作。驾驶员梁老师是本次活动的“导游”,他带领大家参观了驾驶室、地理物理实验室、主机仓、机控室等舱室并详细介绍了其作用。随着梁老师的步伐,大家仿佛真的看到了一位位科研人员在忙碌。印象最深的是轮机室,这可是船上最重要的部位之一。机室里的一切都布满了油渍,浓烈的柴油味十分顶人,让人一分钟也不愿多呆。随后,梁老师向我们分享了他的个人经历。通过他的叙述,我们更加体会到了科考的不易。最后,梁老师表示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海洋建设中来,为中国的海洋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现在,“科学一号”已经退役,接替它的是“科学号”,而“科学一号”在经过内部装修后,将以全新的面貌展迎接青岛市民。
 
 
 
 
 
Third  畅想蓝色未来
第一个梦
撰稿人:十七中校园记者陶彩铭
   来到港口,只见海面上停着一艘大船,没有鲜花、礼炮、香槟,只有远处的汽笛声和阵阵海风相伴。斑驳的锈迹掩盖不了修长稳健的船身,风浪留下的沧桑更是为它增添了无声的荣耀。这就是我国首艘专业海洋科考船“科学一号”,这艘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科考船共服役36年,一直是我国海洋科学考察的主力船,多次承担国家重大航次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为海洋研究立下了“汗马功劳”,是一艘名副其实的功勋船。
   我们急不可待地来到船上,随着着梁大副,参观了甲板,控制室,会议室……三十多年的岁月将地板墙面染上了昏黄老熟的味道,在今天看来并不先进的雷达,指南针,操作控制系统,厚重的台式电脑,甚至是只有在电视剧里才能见到的老古董——手摇电话机在当时都是让船员们爱若珍宝的设备。船上的记录本整整齐齐地写着每天的航海情况,一本本摞起来,像座小山。
    船上的生活很辛苦,有的船员因为适应不了海浪引起的颠簸而头晕呕吐,但所有人都坚持在自己的岗位,用梁大副的话讲就是“所有的控制室,实验室都会摆上塑料桶,有的船员干活手里也拎着桶,桶里吐完再接着干。”“有的女同志反应实在太厉害,但每次工作开始,都会从床上硬撑着爬起来,就算什么也做不了,在旁边看着大家工作,那也是一种精神,一种尊严。”还有台风的突然造访,食物长期的单一,与家人联络的不便,都是对所有人的考研。但是所有的科考人员都没有退缩,“因为大家都知道每一次出海都花费昂贵,所以大家都二十四小时在甲板上轮番工作,几乎不停歇。”
如今,“科学一号”已经老了,它正式退出海洋科学考察的历史舞台,将改造成为海洋科普教育基地,继续为我国海洋科教事业发挥余热。但科学的精神总也不会老,它会由一代代的人来传承。无边的海洋上总会飘扬着鲜艳的中国国旗,总有一位艘艘更先进的船只,一位位更敬业的科研人员接过科学的接力棒,为中国的海洋研究添砖加瓦。
 
 
 
第二个梦
撰稿人:十七中校园记者王玥
作为晚报小记者,今天我又参加了一次很有意义的活动,参观“科学一号”科考船。这艘海洋科考功勋船共服役36年,退役后将被无偿捐赠给青岛西海岸新区古镇口军民融合区,改造成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和海洋科技人才实训基地。我们有幸赶在“科学一号”改造前对船体进行了参观,原汁原味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装置、装修呈现在我们眼前,好像回到了过去。
我们对“科学一号”的驾驶室、地理物理实验室、主机仓、机控室等六层船舱、甲板进行了细致的参观了解。对他的结构、操作机构及各个仪器的原理都进行了学习,可谓大开眼界。虽然他没有“科学号”新、大,但他的设备有很多还是可以继续使用并且可以和“科学号”相媲美的。身临其中我可以感受到他当年的风采。
为我们讲解的航长有多年工作经验,并也曾经驾驶过“科学一号”。讲解整个过程中他都十分耐心并面带微笑。谈起他的工作经历,可谓是艰苦而又惊险的:下水勘测遇到鲨鱼,被困8个小时,脱险后浑身晒爆一层皮。遇到台风,船体突然失去动力,倾斜40度。等事件屡见不鲜。可他仍旧是边笑边讲。航长告诉我们:晕船,是很常见的。特别是在船体晃动利害时一站起身来就会吐,有的同事上岗都要拎着个桶!只有当谈起和家人有时两三个月失去联系时他才严肃了一下。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作为船员的无奈和伟大!
最后航长告诉我们:“科学工作不仅是辛苦的也是耗资很大的一项事业。而正是这样耗巨资,更可以说明只有国家足够强大繁荣才能支持得起这项事业,正是国家科技水平足够高才能有竞争力。我国现在的科研投入在渐渐增长,而海洋探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希望我们热爱海洋,热爱海洋事业,为祖国的海洋探索工作再添辉煌的一笔!”
今天的活动可谓获益匪浅,将会成为我难忘的经历。是啊,作为海边长大的孩子,我们将怀着湛蓝的梦想,祖国的理想,勇敢前行!
 
 
 
第三个梦
撰稿人:十七中校园记者王一凡
    今天,我们跟随青岛晚报一起来到了薛家岛,拜访有着30多年战功赫赫的“科学一号”考察船,是为数不多的远洋考察的船只,为海洋研究立下了汗马功劳。
科学一号虽已光荣退役,但仍是一艘设置完备的考察船,船舱内部设有无线电接收机、指南针、通讯电话、传真机、海水淡化等精密设备。实验室扑面而来的化学药剂的刺激气味;主机舱里难以忍受的高温;甲板上的暴晒;淡水资源的短缺;新鲜蔬果的不足……心里不禁燃起对船员的敬意。
我置身其中,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回声探测仪,在早些年中国技术还不完备时候,考察船的船员便需要不定时间的在航程中向海中投入炸弹,通过声波从而探测洞察海底土层地表的结构,船长还为我们特别的展示出了探测仪的打印纸,纸上的图案犹如一个个连绵起伏的小山,在起伏中间或出现了笔直的横线,这些横线就代表淤泥等物质,船员便通过这种方法探测到海底石油等资源的分布。
    为什么在海上行驶的船只会常常有海鸥跟随?船长跟我们解释:“这是因为行驶的过程中,船底旋转的螺旋桨会将海底的小鱼小虾等生物翻到水面上来,这是海鸥便可以借机捕食了。
    临走前,我回头望着在水中昂然伫立的科学一号,如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老将士,高大而又伟岸。人们在对海洋还抱有许多的未知,他还有很多的奥秘等待人类的挖掘,所以我们应该奋然前行,热爱海洋事业,为中国海洋文化与研究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