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群英谱 | 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华慈善家:“背篼哥”杨文学又有新动作了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杨文学,现年42岁,织金县鸡场乡鸡坡村核桃寨组村人。2012年4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4月荣获第八届中华慈善奖,2013年9月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14年1月荣获“毕节慈善奖”最具爱心捐赠个人,2015年10月16日荣获中国消除贫困奖感动(提名)奖。

杨文学在贵阳背“背篼”(图片来源于网络)

外出谋生路

织金县鸡场乡鸡坡村核桃寨组,山高路险,自古以来交通不便、村民出行靠徒步、运送生活物资靠人背马驮。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杨文学出生在这样一个苗族村寨。


1997年,22岁的杨文学,决定出去闯一闯,看看外面的世界。踏上前往昆明打工挣钱的道路。


“在昆明打了七八个月的小工,听说在贵阳背煤能挣钱。哪里能挣钱,我就去哪里。”


1998年,杨文学辗转来到贵阳郭家冲煤矿背煤。这一背,就是两年。


“两年里,确实挣了点钱,可是那是冒着生命危险用血汗一背一背背来的。”想起以前,整天穿梭在低矮潮湿的矿井里背煤,杨文学一脸的心酸。


渐渐地,杨文学明白,钱要挣,但要有个挣法。


2000年,他孤身一人来到了贵阳市区,想在这个车水马龙的城市里求生存。可是,现实将他的想法击碎得体无完肤。


一连几天,他挨家挨户的问要不要招小工。


十几天过去了,他还是漫无目的地奔走在大街小巷,身上带的钱已寥寥无几,他惆怅了,落泪了。


“看着大街上有人背背篼,打听下来,只要能吃苦就能挣钱。连背煤的苦都能吃,这点苦不算什么”。无奈之下,杨文学把剩下的十几元钱买了一个背篼,开启了自己背篼哥的生活,穿梭在城市的每一角落。


就这样,他苦苦地挣扎在喧嚣的城市。


2002年,诚实与质朴的杨文学得到一家建筑工地的认可,“聘他”为专职的搬运工,专门帮这家工地背砖、背水泥。跟着这家工地,他先后辗转到无数个地方,成了这家工地最忠实的“背篼”。由于在这里的时间长和自己的诚实善良,他成了这家工地出名的“背篼哥”,只要哪里有活,老板第一个联系的就是他。


杨文学在贵阳背“背篼”(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对稳定下来后,我就把在老家的妻子叫到贵阳一起背。”在贵阳,杨文学不再孤身一人。


找杨文学接背的活越来越多,应付不过来,他便开始找其他背篼帮忙。久而久之,他逐渐成了附近背篼的“老大”,只要哪里有活,他吆喝一声,一群背篼蜂拥而上,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人脉好的杨文学开始承包工地上需要背的一切东西,有时还承包一些苦力工程来做,当上了“背篼老板”。


2008年,通过自己的努力,杨文学手边开始有了一些小积蓄。他拿出3万多元买了一台小型搅拌机,租给别人使用,自己赚租金,真正当起了“小老板”。 在工地上,他也渐渐承包一些砌堡坎等小工程来做。在工地上没活干的时候,为了多一点收入,他依然每天都和他的背篼兄弟到处忙碌。


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杨文学挣了不少钱。日子越来越好,2009年,杨文学在老家修了一栋两层的毛坯房。

杨文学在修路现场 (图由织金县宣传部提供)

回乡修大路

2011年春节,杨文学回老家过年。正月十四,苗家过“大年”。杨文学家里,亲戚们围着火塘拉起家常。


“寨子里路都不通,像你这么有出息,在外面就不要回来了,回来没有奔头。”亲戚们散去后,他们的劝告在杨文学的脑海里久久回旋。


“想着村寨里,老百姓一勺子一勺子喂长大的猪,赶到街上去卖,有的才到半路就累死了;拉车煤到邻近的村寨请人背,背价几乎超过煤价;还有人连乡政府驻地的集市都没有去过。看着老人们焦虑的样子,我心如刀绞,决定把我准备装修房子的13万元拿出来修路。”杨文学告诉笔者。


修建后的通组路,如今已成为村民出行必走之路 (黎荣 摄)


“把13万全拿去修路?这可是我们夫妻俩用背篼一背一背背出来的血汗钱,还指望用这些钱装修家里呢,知道后,我感觉杨文学可能疯了,坚决不同意。”妻子杨青芬告诉笔者。


“要想富,先修路。”杨文学却坚持自己的意见。经过苦口婆心的劝说,最后,妻子同意了他的做法。


“当听到杨文学把自己出资修路的决定向大家说后,众乡亲欢呼雀跃,大家奔走相告,老人们流下了激动的泪,乡亲们纷纷表示愿意投工投劳和无条件让出涉及到修路的土地。”村民杨国光告诉笔者。


3月25日,杨文学和村民们靠土方法选出修路线路后,立即联系了一台挖掘机,家乡的通组公路破土动工。


毛路贯通后,13万早已用得精光。可是,通组路和通村路之间需要桥梁来贯通。


桥怎么办?自己再也没有钱投资了,杨文学惆怅了。


杨文学走在他和寨子里的年轻人正在修建的连寨路上


这条路深陷绝境,杨国光等人也开始动脑筋。他们想集资修路,按照最简易的办法把桥建起来也行。但是走访后发现,很多人家拿不出钱来。


“我们没有钱但有劳动力,我们可以一起去外地挣钱修路。把想法给乡亲说了,大家都很支持,一下子就汇聚了30多人。”集资计划失败后,杨文学想到这条出路。


4月初来,大伙来到贵阳,在工地上背砖,几天时间,账上就有了3000多元。杨文学很兴奋,按照这样的进度,恐怕半年就能挣钱把路修好了。


可是,十多天过后,杨文学才发现自己想法有些幼稚。这些新来乡邻不能独自揽活,干完杨文学找来的活后,就没事干了。这样干几天歇几天,他们赚的钱扣掉房租和生活费,所剩无几。


就在他们为梦拼命之时,“背篼”杨文学捐款修路的事迹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社会各界伸出了援手。


省交通勘察设计院三分院对整条公路无偿给予勘察设计,省春晖行动发展基金会给予10万元的项目资金支持,省公路局拨款70万元,省财政厅从“一事一议”项目中给予31.7万元资金支持,县交通局专门派出工程师实地考察、提供公路设计方案及技术指导……


杨文学又带领村民们投工投劳参与桥的施工和路的硬化。


2014年10月,毛路变成水泥路全线贯通,桥也修建完毕。村民们欢呼雀跃。


“路通了,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纷纷推掉过去的茅草房,建起了新平房,生活越来越好。”村民杨国志告诉笔者。

工地上,杨文学和大伙一起劈山开崖、推车拉沙,修筑志气路、希望路。(芦晓娟 摄)

引领致富路

“路通了,大家生产生活方便了。下一步,大家要发展产业才能致富奔小康。”杨文学告诉大家:“外面的世界再精彩,那始终不是家,落叶总要归根,自己过好了不算好,乡亲们都过好了才算好。”


2016年,杨文学回到家乡,创办了织金县鸡场乡文学养殖场,想通过自己带动寨子里的村民们富起来。


“目前,整个养殖场养兔2300只,养鸡2000多只,产业覆盖贫困户30户,已经开始销售,初见成效。”杨文学边喂饲料边告诉笔者。


今年6月,杨文学担任村主任助理,他带领大家一起致富的动力更加足。


村民杨虎科家里,白天夜晚机器不停。常年在外打工的杨虎科夫妇,在杨文学的动员下,回家搞起了作坊,发展苗族刺绣。


“一个月我们夫妻二人能挣两万多,够我们在外面挣半年了。我们还在寨子里招的有两个工人和我们一起干。”杨虎科津津乐道。


“下一步,我准备把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们都动员回来,发展养殖。让大家都能够在自己家门口发展致富。”杨文学说。(白青茂 张磊)

毕节发布

监制:张培立

编审:金明忠

责编:黎荣

编辑:张河源

来源:毕节日报社全媒体中心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