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延津万能的沙土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文友原华阳获得了品读延津赠送的价值60元的辉县轿顶山的旅游门票两张。请在10月底前使用。领取电话:17698225871

      说起“土”,在我们农村,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在延津,如果说,民以食为天,小麦就是农民的天,那么土就是农民的地。长辈常说,做人,做事,要脚踏实地,不可好高骛远!所以,土给人的感觉就是夯实,就是务实。土,是延津父老乡亲生存的基础,家家离不开土!此话从何说起,那就从“拉土”开启。

        小时候家里盖房子,下地基,村里的包工头带领建筑队,一帮人,拿着瓦刀,拎着水泥盆,掂着铁锨,拉着小土车,铺着搅拌水泥的铁皮(那时候还没怎么时兴水泥搅拌机)。鞭炮一响,地基开始动工,下线,挑坑土,打夯,铺砖,垒基墙。两三天的时间就把房子的基坑墙垒好了,剩下回填基土,建筑队就不管了。需要自己开着拖拉机,拉土,回填。

       因为农村的地基深度比较浅,而垒的基墙却很高,导致挑出来的土根本不够基坑回填,所以,这就需要额外拉土。

       我家的人力比较多,但是拉土的农用车比较少,所以,那个时候,邻居,亲戚,朋友,谁家有四轮拖拉机,或者“时风”三轮,都会让借用几天来拉土。他们也乐意借,因为谁家没个“事”呀!有时候,不但借车还“借”人,盖房子,这等大“事”,亲戚,朋友,邻居也都愿意过来帮忙。

       那个时候,村的东北处,有一处“土疙挡”(方言:沙土坡),那是一片没有开发的沙土坡,杂草丛生,野槐繁茂,打我记事起,这片“土疙挡”都存在,绵延好几里地,村里只要谁家盖房子下地基,回填土都是从这里取土。像类似这样的“土疙挡”,车庄村,王泗坡村,于庄村,也都有过,这些土坡是什么时候形成,怎么形成的,无从考究过。

        三人一台拖拉机,一个司机,两个“铁锨手”。拖拉机一启动,三把铁锨往后车斗儿一撺,轰轰隆隆的就直奔村东头的“土疙挡”。那个时候,拉土的人都不讲究,穿个平常的“的确良”裤,有的“不老盖”(膝盖)上还带着四角补丁,但是,谁都没感觉“丢人”,因为“拉土”是一件很兴奋,快乐,的事情,穿太干净的衣服还怕弄脏。坐后车斗儿的人一手扶着车斗儿前的三角铁扶手儿,一手抓着车斗儿的门梆沿儿,两个屁股腚子轻轻的似贴非贴的“放”在后车斗儿门梆沿儿上支撑着,为什么我说是“放”,因为去“土疙挡”的路太颠簸,来回颠簸的扭力能把人甩出去,所以,只能似坐非坐的把屁股放在不到6公分的门梆沿儿上,时刻为遇见更坏的路面而做着随时脱离屁股与门梆的准备,因为“股蹲”一下屁股可疼,可麻,哈哈。有时候“铁锨手儿”为了防止身体坐在车梆沿儿上被甩出去干脆直接扶着把手站立着。

        到了“土疙挡”,司机把拖拉机倒进挨着土坡的地方,为什么是“倒”而不是开进去?这就很讲究了,因为装满一车土,如果开进去,土太软,车太重,不容易调头,根本出不来,车轮子很容易陷进去!

        装土也很讲究,先从拖拉机车斗儿的最前边往后装,这样装下来的土非常均匀,瓷实。“铁锨手儿”铲土也很讲究,因为铁锨把儿是去了树皮的实木枝干,摸起来非常光滑,为了增强手的附着力,摩擦力,“铁锨手儿”会在拿锨之前,在双手上啐一口吐沫。这口吐沫吐的正正好,不多不少,犹如数钱时为了增加防滑力,你轻轻的用食指在嘴唇上沾的那么一下下一样,刚刚好!第一次装土,有时候用蛮劲儿过大,手掌很容易起水泡,那些老“铁锨手儿”手上已经磨出厚厚的一层茧,怎么抓铁锨也不会起泡。装土的时候,也要时刻注意身后的土坡,因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塌方的土坡淹没,所以有时候拉土,也是一件危险而刺激的事情!

        装满一斗儿土,大概需要30多分钟,因为装装停停,歇歇,大人们再抽根烟,期间,三个人再喷喷“空儿”,一会就过去了。

       刚掘出来的土,还带点湿润,砂红的,那种带着潮味儿的土腥味,到现在为止,还记忆犹新。

        装满之后,司机摇(那个时候还没有免摇机)着拖拉机,挂上前进挡,就开始出土,后面的两个“铁锨手儿”吆喝着,推着后车斗儿,防止发动机动力不足陷进土窝出不来!有时候装的太满,出不来的时候,一个“铁锨手儿”在后面推,一个“铁锨手儿”站在拖拉机头上深蹲下压,三下五除二就把陷在土窝儿里的拖拉机折腾出来了!到目前为止,我都感觉,这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大人们的智慧永远是那么不可思议。

       装满土,回去的路上就舒服多了,挖个坑坐在土窝里,甚是舒服,没有了来时的坎坷和颠簸,躺在沙土上,看着蓝蓝的天,吹着自己喜欢的口哨,听着低沉的拖拉机轰鸣声,呼吸着田野里庄稼的味道,感觉,甚是惬意,甚是清新。抹了一下脸上的汗珠,已经干成了体盐,搓一下,不知是土还是盐,对,就是那种感觉,涩涩的,也是幸福的感觉。

        把土回填到地基大概需要两三天,回填完,就可以接着干下面的工程了。和泥,垒墙,都离不了沙土。

        那个时候,我奶奶在家养了一头老母猪,有时候添小猪仔,为了给猪圈营造一个干爽,干净的窝,我和叔叔们也会去“土疙挡”拉一车土,以备填猪圈用。

        到了播种小麦的季节,再拉上一车土,把猪圈里的猪粪,腐烂的麦秸秆以及沙土按比例掺杂,就人工造出来了“肥料”,奶奶说,这肥料,有劲儿,能肥沃田地,来年还是一个好收成。

       秋收过后,奶奶经常把晾干的花生双仁果   专门挑出来一袋,用大地锅,干净的细沙土,炒一锅花生,以备过冬做闲食。用沙土慢火炒出来的花生,清香,干脆,回味无穷。而现在的机械炒花生机却再也炒不出来当年的味道!

        沙土,还有一个绝佳的用处,到现在我都感觉,甚是神奇,那一年,我不小心得了脚气,我妈不知道从哪得个偏方,说夏天正中午暴晒的沙土能治脚气,让我每天站在我家门口那堆高温的沙土窝里踩踏。那个温度,真叫一个解痒。果不其然,不多久,脚气就治好了。

        沙土,最让我记忆犹新的用处,就是我妈用它来焙干我儿子的尿垫,屎垫。这个事情,我当时有点皱眉头,因为我总感觉不卫生,啥年代了,还用这土来。。。我妈说,这是传统。家里的其他孩子刚出生的时候,都是这么过来的。我,呵呵一笑,那好吧,就依她老人家。

        每当逢年过节,我妈都会用几个方纸盒子,在门口的沙土堆上取些土,用这些土做香火的基底,给家里的门神,灶神,七十二全神,以及观世音菩萨上香上供。

         后来,在新乡买了新房,装修完以后,准备入住,我妈说不“卸土”怎么能入住?!当时,我愣了,入住还要“卸土”?后来才知道,新房“卸土”就是一种入住仪式,把家里的土撒在新房的每个角落里,带着家里的“地气”能驱邪安居。我爷和我奶,那天,还真把家里的土带来了。哈哈,当时我就笑了。虽然家人都有点迷信,但是,我已经把它当成了一种村里的民俗文化。遵之,敬之,没有不好。

       今天,一个“土”被我啰嗦了这么多,我想说的是,家乡的“土”文化已经潜移默化的在改变着父老乡亲的生活,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现在,随着延丰路的扩宽,来往车辆更多,带动了沿线的乡村经济,盖门面房的人更多;还有村里人口基数的增多,翻盖,新建宅基地的人也随之增多,导致土资源已经严重供不应求。曾经,村东头绵延数公里的“土疙挡”已经不复存在,更替的是平平的耕地。后来虽然有些沙土坡已经开始收费,但是,依然不够用。

        为了追逐利益,导致,某些人乱采河道之土,乱采柳青河之沙,短时间内虽看不出有什么生态恶化,但是长久下去必然会造成生态失衡。土,虽不是贵重之品,但却是万物之基,望大家合理开发荒地,合理开发资源,让我们还能够“脚踏实地”,有土可用!

       作者简介:原华阳,笔名:七香草歌哥,延津县马庄乡原屯村人,毕业于洛阳师范大学 ,艺术设计专业 。热爱文学原创,热爱延津这片热土!现在,从事汽车销售行业,电话13273738336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