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卖点什么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广州太古汇方所书店

在父母那个年代,节俭是美德,浪费是可耻。几乎每个父母都给儿女们准备了几个有关贫穷和饥饿的励志故事,有点过分渲染也情有可原,他们是穷怕了的一代。我爸算是改革开放后“先富起来的”农村私营个体户,仍然经常谆谆善诱教育我“一分钱要掰成两半花”,我如果跟他说我花的是自己的钱,他眼睛一瞪说:“你的钱,我看着你花我也心疼。”他们的节俭,是黏在骨子里的无法割舍的人生部分。


在我们这个消费的时代,没人愿意为了省钱压制自己的购物欲望。如果什么能给人带来最直接的快乐,非购物莫属了。每一天,你刷刷微博微信,就有无数个声音在告诉你恰好需要某个东西。只要你上淘宝搜过某物,就会有无所相关推荐帮助你心中的草越长越荒。几乎所有的商家都告诉你需要花钱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好,几乎所有的节日都可以在大型商业体中找到意义,几乎所有的闺蜜都在分享淘宝链接,几乎所有的朋友都可以闭眼给你列出个一二三必买项......你早上起床或者晚上睡前,斜卧在床上,半睁着眼睛,动动手指,就会发现你的生活仍然不尽如人意,必须要买点更好的东西,才配得上你高层次的人生。


“川普赢了,买个包吧”、“你负责颜,我只管甜”(水果广告)、“在物质的世界里追求精神的意义”(买衣服的),在“女人对自己要好一点”的论调下,心情好买,心情不好买,心情无甚波澜人生好无聊买买买——最大值的兴奋和低谷都可以以“清空购物车”来标记——说到这里想起了我家的整板桌就是我和贾生闹矛盾买入的。


我家出门逛街只给贾生买衣服,貌似有点不合情理哈,但是我得承认我一年365天都在“有意无意”的购物。如果我说了这句话,贾生肯定还会恨恨地加上一句:“然后再悄悄地把买来的东西扔掉。”确实,看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女主麻衣那个“趁家人不在时手持塑料袋扔东西”的镜头让我心有戚戚。就女人这个物种来说,我远远算不上购物狂;但在断舍离界,我可算是个有点灵性的新人。


最近灵机一动,下载了APP闲鱼,发布闲置,竟也成果斐然。当我因为要卖东西,开始整理、清洁、打包那些自己曾经花重金买回的物什,重温彼时购物的心路历程,怎么都想象不到,当时披荆斩棘孤注一掷甚至六亲不认都要买的东西,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打入了冷宫。


原来人真的不该执着于某物,但是不执着于物,我们的生活也许就无迹可寻。我将自己置身于过去的岁月里,内心受到深深地震撼——当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生活在旧有的生活轨迹中,我以为岁月是个神偷,偷走了我的时光,原来,我买过的东西都深深地打上了我的烙印。它们的存在,就是最好的证明。


如果你问时间都去哪儿了?那么不妨整理下自己的家。


有一段时间我对蒙氏华德福比较感兴趣,所以现在家里有一个超级占地方的娃娃屋,一个仅用过一次的五音琴,一套无敌大巴学园积木,一盒蜂蜡,一堆木质小玩具。


有一段时间我对手工感兴趣,家里有各式毛线和有色羊毛(编织用的,做娃娃头发的),一套羊毛毡,满满两大抽屉做娃娃衣服的布料和花边和48色的花线。


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迷恋各种果汁机,于是我家有了最高配飞利浦榨汁机和搅拌机,韩国惠人原汁机,一套多功能榨汁机,手摇榨汁机,德国宝破壁机,最近又抽风买了德国WFM水果搅拌机......


娃没被我培养成柔软的华德福宝宝和有规则的蒙氏宝宝,我也没有变成手工达人,更没有因为各种果汁变得童颜永驻、美若天仙——它们在我的生活中驻足然后离去——对我的意义不仅仅是浪费了金钱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它们侵占了时间——我要买它们,要使用它们,要归置它们,还要给它们找个好“婆家”——当我在闲鱼上出售它们的时候,要一一回答买家各种琐碎的问题,我重新和它们联接,和过去的自己联接,它们存在过的意义再一次显露——教会我生活的真谛。


我不再需要它们,而那些买家却仍然经由它们来体验生活,它们也经由这些人再次死灰复燃,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就是能量的流动,这种流动,让我立马生发再添新物、完善生活的冲动。


连我这样的人,也总结了两三条购物心得。

第一条,多买不占地方的东西,比如,多买吃的。连我家凯文都深谙此道:“买玩具占地方,冰淇淋吃到肚子里无所谓。”

第二条,买一个东西的同时,送走一个东西。买一本书,就卖一本书。买了新的吸尘器,就卖掉旧的。买了新的衣服,就捐掉旧的。所有的东西都需要流动,流动产生能量。好的能量。像我家贾生幻想自己腰围重回大学时期不肯送走他的任何一条裤子,这种想法要不得啊。

第三条,买东西绝不是爱自己,买东西是要耗上自己来伺候这件东西。


说到伺候这事,必须来说说我家最大的闲置,贾生的各种书。贾生爱买书,书像蝗虫一样侵占了我们的生存空间,无所不至,无所不及,这么多年来,我打理它们的心力都可以看完一部二十四史,我打理它们的智慧则可以让我成为清华光华学院EMBA的学生——整理,分类,清洁,捐送,搬来搬去,但是,它们的繁殖速度远远超过了我的清理速度。


一次,我偷偷清理了几袋子书,贾生发现后大发雷霆,开着生气车,差点把我甩出车门外,还动了情:“我一想到我的书又湿,又冷,和那些垃圾污水为伍,我就......”,说到这里,又掉了泪。


那么,贾生爱看书?NO,他只是爱买,娃娃对我们的安排常常会是:“妈妈陪我玩,爸爸看手机”,看来,贾生,要过很久才能懂得“人要役物而不是役于物”的道理。


但是,貌似,书对人家没有造成多少的困扰啊。造成困扰的是我。现在,我开始选出一些我敢动的书在闲鱼上卖,有意者可以关注我“cat_forever2003”。



来来来,再来读一段最近我大爱的《人类简史》:


“如今,我们都变成了乖巧的消费者,买了无数种哦我们并不真正需要的产品,而且有的根本就是昨天才知道的。制造商设计产品的时候,刻意让它在一段时间后就被淘汰;而且就算旧型号明明就足以满足各种需求,厂商还是会不断推出新型号,我们如果不跟进,就仿佛显得落伍。购物已成为人类最喜爱的消遣,而且消费性产品也成了家人、朋友、配偶之间不可或缺的中介。各种宗教节日(例如圣诞节)都已经成了购物节。甚至像是美国的阵亡将士纪念日,原本庄严肃穆的一天,现在的重点全成了跳楼大特价。许多男男女女纪念这天的方式,就是跑去血拼,大概是想证明这些自由的捍卫者并不是白白送死。


过去的伦理体系,常常要求人类做些难如登天的事,告诉他们照做就能上天堂。总是要求他们慈悲、宽容,克服各种欲望和愤怒,还得放下己身的私利。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实在太过强人所难。所以翻开伦理道德的历史,虽然会看到许多美妙的理想,但遗憾的是几乎没人能做。大多数基督徒的作为不像基督,大多数的佛教徒没听的话,大多数儒家子弟可能会让孔子频频摇头。


但在资本/消费主义的今天,大多数人都能轻松达到资本/消费主义的理想。想要进入这种新伦理所承诺的天堂,条件就是有钱人应该继续贪婪下去,把时间投入赚更多的钱,至于一般大众则是要尽情满足自己的欲望和热情,想要什么就买什么。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信众终于真的能够做好宗教要求的条件。”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