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身体与天地一样,天清地明.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朝中措》



清•方成培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

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江山信美非吾士,游玩总堪嗟。

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今日清明,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时节东南海洋上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交汇,往往形成降雨,正所谓听风听雨过清明。




 三候:

 “一候桐始华;
二候田鼠化为鹌;
三候虹始见。”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春秋时期,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从古至今,清明历来都是节日,古人与我们也相同,有节日即有假期,千百年来,许多民俗和美食都传承下来。古人在清明时节祭祀祖先则比我们隆重得多,古人认为人死之后,属于灵魂的那一部分上了天,属于身体的那部分便归于地。


清明扫墓祭奠祖先,一则要用“烟火香味”祭奠他的灵魂,再则要用“谷食”祭奠他的形魄。唐朝在清明时节,取榆柳之火赐近臣以顺阳气,又在三月三赐柳圈给大臣免毒,到了清代把两个习俗融合,用头戴柳枝来代替了。到了如今,不提倡折柳枝,变成爱护柳树了,柳树是清明很重要的风物。


清明开始气温回暖,从节气调养和天气上,都十分适合藏养了一冬的人们出门踏青,户外活动。古代人犹爱放纸鸢,即风筝,春季的风一般自下而上,纸鸢因受到这样的托力而飞起,是放风筝的好时节。放风筝脖颈上扬,对今时今日的办公一族防治颈椎病大有好处,休闲又养生。除此之外清明时节还会讲究禁火、荡秋千、蹴鞠、打马球。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


清明戴柳者,乃唐高宗三月三日祓禊于渭阳,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虿(chài 古书上说的蝎子一类的毒虫)毒。今盖师其遗意也。——《燕京岁时记》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适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


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农谚说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说的这个道理。


长久以来总结的气候规律不仅适用于农耕田事,也为民众生活起居饮食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清明含上清下明之意,即天空清大地明。清明养生需要人与自然同气相求,身体与天地一样天清地明,清心清肺,脾胃运化好,推陈出新,清理身体的垃圾。


此时气温上升,雨润草木。北方大部分地区已感受到春风温暖,而江南地区常是细雨纷纷。宜补养肝肾,食勿过热,穿要适宜,防郁热而目赤上火。懒散形骸、勿大汗、卧早起早、沐浴阳光才对养生有益。此时人体肌肤腠理舒展,五脏六腑因內外清明之气而润濡,务必多到户外活动,并且加大运动量。


清明起居贴士



1. 卧早起早、衣着适宜

宜懒散形骸,卧早起早,晚上入睡最好别超过23:00,早晨随着第一缕阳光伸展躯体,披散头发,漫步庭院,充分汲取大自然的精华。但要注意防风防寒,“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王安石)。今天可能春风荡漾,明天则会降温;白天气候温暖,早晚却冷风习习。衣着的实用性表现为防风保暖,增减随意,美观得体,松紧适宜。


2. 勿大汗,以养脏气

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们的活动也增多,但要注意运动“勿大汗,以养脏气”,中医认为汗是津液代谢的产物,“汗者,精气也。”——《素问•评热病论》 ,出汗过多对身体是一种伤害,有可能打破本身平和的体质特征,散步、跳绳、快步走、爬山、骑行这些轻松、接触自然、舒展身形的活动,将有助于保持体质的平和。


3.入耳好音,平和心境

清,清澈;明,明朗。天气如此,人心往之;《黄帝内经》“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要学会制怒,保持心态平和,使肝火熄灭,肝气顺畅。入耳好音,平和心境:小儿声,钟声,风声,雨声,涛声,溪声,鸟声。


清明节气平和体质的人宜食清淡新鲜的蔬菜水果,以清补肝脾,保持机体平衡。芹菜、慈菇、木耳等,也宜红小豆、薏苡仁、莲子、荸荠(马蹄)、豆腐等。春生之际,常服银耳、荠菜 、菠菜、山药柔肝养肺。此外,春季万物生发,各种鲜味应季而生,香椿、茵陈篙、莴笋(莴笋叶)、蓬蒿菜、马兰头、苦菊、榆钱等,都是春季不可多得的鲜味。

 

在全国各地,也有诸多清明节的特定风俗,例如江南的清明团子,以艾草或者茼蒿挤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然而各地的青团也各有千秋。在潮汕地区则要做润饼,客家的清明美食则是艾糍。


清明素食推荐

青团 | 下厨房 | 小白素食日记


用料:
红小豆    90G    
红糖    30G    
糯米粉    135g    
糖    25g    

新鲜艾草嫩叶    30g    

水    90g    


做法:

1.提前做好红豆馅,豆沙或豆粒的都可以,依个人喜好。90g红小豆泡一下或者不泡,放电饭锅加3倍水慢慢煮,利用预热再闷半小时一小时的。豆软熟了即可,加入红糖放入锅中炒至水分蒸发的差不多,晾凉后分成8小团待用。(如想要豆沙就在豆煮好用用搅拌器打碎即可,我喜欢有豆子的口感于是在炒的过程中用勺子压一压,一半成砂,一半是豆)。


2.艾叶取嫩芽30G,洗净,锅中烧滚水下点盐,放入艾叶烫一下捞出,过下凉水(这样可以多保留点艾叶的绿)挤掉水分,加90G水用搅拌机打成泥待用

把艾草泥与糯米粉和糖一起混合揉成光滑的面团(我用这个比例刚刚好,但是依湿度及面吸水程度不同请灵活掌握,干了加点水,湿了添点面)分成8等份,大约每个35G的剂子,团成团待用。


3.取一份放在两手之间用手掌的力量一边转一边压扁,当然如果你想用擀面杖也成,中间放上一份豆馅,收严口,翻过来~整圆。


4.蒸锅水烧开后蒸15分钟即可,刚刚整好会沾手,稍晾凉后就不粘了哈~


香椿烧豆腐 | 下厨房 | 小白素食日记


用料:

北豆腐
腌香椿 1大匙 
生抽     1大匙

糖        1/2小匙


做法:

1.北豆腐切成一厘米的厚片。


2.锅烧热下少许油,把切好的豆腐整齐码入锅中,中火煎,一面变得金黄再翻过来煎另一面。


3.豆腐煎好后用锅铲推到一边,下入1大匙腌香椿炒香,然后与豆腐一起翻炒。


4.煎过的豆腐不易碎,继续加小半碗水,生抽,糖调味收汁即可。


榆钱儿饭 | 下厨房 | 璐稔

用料:

榆钱儿、面粉、盐    


做法:

1.新鲜榆钱儿摘去杆,清水多漂洗几次,稍微控控水分。


2.把沥去水份的榆钱放入盆中,加适量面粉,使每片榆钱上都要沾上面粉即可,面粉不要太多,影响口感。


3.小半勺盐。不要太咸,保留榆钱的清香味。


4.拌匀。


5.锅内放水烧开,把沾满面粉的榆钱倒在草篦子(笼布也可)上。


6.盖上锅盖,大火蒸8分钟就可以了。如果蒸的比较多,,或者面粉裹的多,可以中间用筷子拌一下,使其均匀受热,不容易夹生。


7.盐、醋、酱油、盐、味精、油泼辣椒、香油,稍加些凉开水,调匀,吃的时候浇在榆钱饭上即可。




引用:百度百科、活法儿、搜狐新闻、中国节气网、下厨房 


素社第706次和您见面了。

今日主编:灿心


回复以下关键字,收获更多历史资讯

乐活主义 | 低碳 | 食品安全 | 营养师 | 慢性病 | 抗衰老 | 排毒 | 达人 | DIY | 健身 | 爱动物 | 美颜 | 食谱 | 公益 |蛋白质 | 癌症 | 纯植物生活| 身心灵 | 养生 | 大自然 | 素宝宝 | 正能量 |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